小河镇杨岗村:高标准农田托起“金色粮仓”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记者张尚东 通讯员孔诗琪报道:麦浪翻金穗,丰收正当时。5月17日,小河镇杨岗村近2000亩小麦迎来收获季,5台收割机与4辆卡车在田间来回穿梭,开足马力抢收小麦,预计三天内可完成全部收割作业。

收割现场

“从那边水泥路进来,现在这路能拉重载!”村党支部书记向红云站在田埂边,熟练指挥运粮卡车通行。他感慨道,过去田间道路狭窄坑洼,大型农机根本进不来,如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道路拓宽硬化,灌溉沟渠也全面贯通,农机进出畅通无阻,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近年来,杨岗村创新推行"高标准农田+小田并大田"整村推进模式,全力破解承包地细碎化难题。通过整治废弃堰塘、盘活撂荒地,全村耕地面积从4367.5亩增加至4700多亩,新增土地达350亩。针对劳动力短缺、机械成本高等发展瓶颈,村里将近2000亩耕地集中流转至村集体统一经营,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

收割现场

土地整合带来的效益立竿见影。向红云介绍,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每亩土地流转费从300元提升至700元,320户村民年均增收超4000元。同时,村里与大型农机合作社开展合作,实现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作业,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200元左右。尽管今年小麦受天气影响预计亩产减少百余斤,但规模化种植和科学管理仍为村集体稳住了“收益盘”,预计本季小麦可增收20万元。

“路宽了、田大了、管理更科学,抗旱保收能力也更强了。”向红云说,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如今的杨岗村,昔日的“巴掌田”变成了连片的“吨良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杨岗村的实践,正是小河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小河镇通过推行“五个三”工作法,已完成12个村近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将5210块零散田块整合为455块大田,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杨岗村2000亩小麦丰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成功范例,为全镇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示范。”小河镇组织委员余志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打造更多“千亩方”“万亩方”,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审:向润菡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