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勤报道:5月6日,走进南营街道东台村的育秧基地,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摆盘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摆盘作业
近年来,东台村通过推广“工厂化育秧”模式,不仅提升了秧苗质量和生产效率,更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经过浸种、晒种、播种、氨化等工序,秧苗进入摆盘阶段,再经过15天炼苗后即可移栽。”东台村党支部书记李江华介绍。
2024年,东台村创新思路,采用“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闲置的村小学改造成现代化育秧基地,由合作社统一提供良种、技术和管理,确保秧苗盘根扎实、品质稳定。
经过一年的试验推广,工厂化育秧凭借“苗壮、苗齐、产量高”的优势,赢得农户的广泛认可。目前,基地已接到3000多亩秧苗订单。
东台村育秧基地
“去年试种2亩多水稻,亩均增产100多斤,省时省力还增收。今年我早早就下了订单。”东台村村民白桂兰一边查看秧苗长势,一边高兴地说。
东台村党支部书记李江华信心满满:“今年的订单量比往年增了1000多亩,预期未来的效益会越来越好,可为村集体增加3-5万的收入。”
工厂化育秧不仅解决了传统育秧劳动强度大、出苗不均等问题,还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户稳定增收。随着订单量逐年攀升,东台村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优化服务,让更多农户享受现代农业技术红利。眼下,绿意盎然的秧苗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也为东台村的产业振兴按下“加速键”。
一审:翟昶宇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