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肖欣 余寒雨 李锋报道:5月2日5时47分,二广高速宜城服务区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国网宜城市供电公司员工李海林和徒弟代朝阳已带着装备箱抵达现场。
二广高速宜城服务区客流量大,很多人选择在这里休息,再顺便给电动汽车充电,此刻正经历着新能源时代的压力测试。
服务区工作人员已经早早将路障摆好,安装好了充电引导指示牌。“假期出行的游客肯定不少,咱们这的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建成后,我们也一直在想办法让客户少排队、快充电。”服务区工作人员告诉李海林。
李海林和代朝阳使用红外测温枪对服务区内的所有线缆和接线端子开展测温,随后使用万用表测量并记录充电桩的电压和接地电阻,再通过与历史数据比对,确认了设备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检查过程中,两人遇到了来服务区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车主李先生,便主动了解客户的充电需求。“这里现在是智慧充换电示范区,您在手机上就能查询到离哪个充电站比较近,哪里有空闲桩。”李海林说。
在李海林的指导下,李先生下载了“e充电”APP,输入目的地、车辆续航里程、电池容量等信息后,便得到充电方案,体验了APP的行程规划功能。“APP的智能算法会综合研判您设置的参数和当前充电价格、排队时间、电网负荷等,再给您推荐最优的充电路径。”李海林向客户介绍。
随着手指滑动,APP自动生成三条充电方案:经济型方案预估节省58元,快捷方案缩短47分钟,绿色方案优先匹配光伏充电站。
“今年‘五一’期间二广高速宜城服务区的车流量预计将达到日均1万辆,日均进站的电动汽车将超过1350辆。”服务区综合室管理员张明说。李海林微笑道:“假期期间,24小时一直在岗,有问题随时联系我。”他们身后,新能源车流如银河落九天般绵延不绝。
一审:翟昶宇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