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肖欣 李锋 朱育敏 梁梦报道:“水泵停摆,400亩秧苗危在旦夕!”5月1日16时30分,国网宜城市供电公司板桥供电所的值班电话骤然响起。珍珠村党支部书记严功兵急促的声音从听筒传出:“秧田泵站停电,再不通水秧苗就全完了!”
供电所立即启动抗旱应急响应。8分钟内,由运维班长张立军带队的三人抢修小组已飞驰在乡间道路上。车窗外,打卷的秧苗诉说着对水源的渴望。“必须与时间赛跑!”张立军紧握方向盘,仪表盘指针不断向右摆。
抵达泵房时,十几位焦灼的村民瞬间围拢。村民王德富指着远处:“这泵站可是咱四个村民组的‘命脉’!”抢修人员兵分两路:一组直奔计量箱检测,另一组钻进闷热的泵房排查。汗珠顺着安全帽带滴落,终于在开关柜发现进线电缆烧熔——这是导致跳闸的“罪魁祸首”。
“上绝缘套管!准备液压钳!”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李明忠率先攀上梯架。剥线、压接、绝缘处理……整套动作行云流水。18时05分,随着新电缆精准接入,汩汩清流重新涌入干渴的田垄。围观群众自发鼓起掌来,严功兵握着抢修人员沾满油污的手:“专业队伍就是不一样!”
这场抢修仅是板桥供电所助农纾困的缩影。面对60年一遇的春旱,该所创新服务机制:开辟“绿色通道”,抽水灌溉业务办理时限由5日压缩至72小时;组建“垄上服务队”,累计巡检农排线路58公里,消除隐患23处;推行“设备托管”,为260处抽水点提供免费技术维护;实施“焕新工程”,增容变压器3台,新架线路45公里。
截至5月,该所已构建起覆盖全镇的抗旱保电网络:10千伏线路特巡完成率100%;农排设备缺陷消除率100%;灌溉用电诉求响应时长小于25分钟。无偿为客户提供技术帮扶累计35次,惠及农田面积突破千余亩。
暮色中,珍珠村的秧田重现盎然绿意。板桥供电所所长周卫国望着渐暗的天际线:“只要旱情不解除,我们的保电战车就永远在路上。”远处,新架设的银线在晚霞中勾勒出守护民生的最美弧线。
一审:翟昶宇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