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中国农业银行这么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为服务乡村振兴采取了哪些措施?面对农村金融服务中的难点痛点,探索出哪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全力保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

“我们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向县域农村倾斜经营资源,单独安排县域贷款、涉农贷款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贷款计划,单独安排人、财、物等各类经营资源,全力保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业银行乡村振兴领域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其中,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1.47万亿元,同比增速达14.23%。

宝贵的信贷资源要用在刀刃上。“我们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种业振兴、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精准支持政策,确保‘三农’金融服务落实落细。”谷澍说。

图为农行湖北分行员工查看农户生产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业银行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1926亿元,比2021年初增加279亿元;乡村产业贷款余额5851亿元,比2021年初增加958亿元;乡村建设贷款余额1.28万亿元,比2021年初增加1652亿元。

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背后,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农业银行努力构建适应服务‘三农’需要的有效体制机制,依托三农金融事业部这一框架,在总分支行均设立了乡村振兴金融部,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谷澍说。

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广度深度

贵州毕节的野马川支行开业,四川凉山州的螺髻山支行开业,西藏日喀则的定结陈塘支行开业……在当前银行物理网点普遍缩减的背景下,农业银行的这些举措看起来有些与众不同。

“我们持续拓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县域乡镇网点建设力度。”谷澍说,“目前全行县域网点达1.26万个,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全部县域都有网点的金融机构。”

根据农业银行网点建设三年规划(2021-2023年),3年内全行迁址网点2200个,重点向城郊、城乡结合部和重点乡镇迁建,进一步下沉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覆盖面,更好地满足“三农”县域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图为农行云南分行为方便独龙族群众办理业务,特地在乡里设置的惠农支付点。

在谷澍看来,要适应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快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的趋势,让“三农”金融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我们的网络信贷产品‘惠农e贷’,可以实现农户贷款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还款,余额已经超过5400亿元。”他说。

探索破解农村金融服务痛点难点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弱项在“三农”,农村金融服务同样面临诸多痛点难点需要解决。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村金融供给和服务不断强化。但农村金融仍面临供给总量不足、重点领域投入较为薄弱、金融覆盖面不够、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一些短板。”谷澍表示,作为一家面向“三农”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将着眼于“三农”金融服务痛点难点和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广大县域农村居民金融“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为农行西藏那曲市罗玛营业所的“摩托车银行”为边远牧区提供流动服务。

加大信贷投放。“要进一步加大在乡村产业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围绕乡村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链条,努力把产业链的主体留在乡村,把价值链的收益留给农民。特别是接续做好脱贫地区的乡村产业帮扶工作,让脱贫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谷澍说。

强化金融创新。目前农业银行设立“三农”产品创新基地总数达70家,面向“三农”领域的各类产品达261个。“2021年农行联合国家乡村振兴局专门针对脱贫地区农户创新推出‘富民贷’,目前已在全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试点。‘富民贷’是精准帮扶脱贫地区农户的新产品,它的特点是纯信用、门槛低、贷款期限最长5年,而且利率特别优惠。”谷澍说。

在他看来,目前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相对偏低,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我们将持续完善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点、手机银行、呼叫远程银行和流动服务‘六位一体’的立体式服务渠道体系,畅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谷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