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一只鸭“孵”出十亿元产业链

记者刘毅 李锋通讯员赵树娟报道:近年来,宜城市聚焦鸭产业,改良品种、做强品牌,从育种保种到鸭苗孵化,从规模化养殖到鸭产品深加工,从做强品牌到卖爆全网,不断延长鸭产业链条,综合产值近10亿元。

新建的高层“鸭舍”

在楚大鸭业公司,一栋现代化的养鸭大楼拔地而起,地面散养的蛋鸭将住进高楼大厦,传统的养殖模式将迈进高层笼养新时代。

“这就是蛋鸭养殖的新房,很气派吧!我们计划是到今年2月25号,让地面养殖的蛋鸭都住进这个新房,这样我们可实现年循环喂养蛋鸭20万只。”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玉保介绍说。

养殖的新品种蛋鸭

蛋鸭新房内配套有自动化的温控、通风、喷淋、喂料、集蛋及清粪等系统,在这里,鸭子能享受“贵宾”的待遇。

宜城市郑集镇养鸭历史悠久,但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粗放式养殖模式,导致养鸭产业并不发达。近年来,郑集镇成立以楚大鸭业为龙头的产业联合体,助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工人们正在筛选打包

“我们现在采用‘企业+合作社+农场+农户’这种模式进行经营,给农户提供鸭苗、鸭饲料,还有一些技术指导,对农户的蛋品进行回收。我们现在带动的养殖户数量大概有1100万只,其中郑集这边就有800万只,户均增收大概在5000元左右。”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文文说。

1100万只蛋鸭,年产蛋接近39亿枚,这么多鸭蛋怎么处理?答案是把鸭蛋交给互联网。这里每天有近2000万枚的鸭蛋、鸡蛋发往全国各地,线上日均订单量超55万单。

2023年,楚大鸭业营收约16.7亿元,其中90%经电商平台销售。目前,已入驻拼多多、淘菜菜等10余个电商平台。为实现就近发货,今年计划将发货仓从64个增至100个。

“我们今年跟肯尼亚签订了出口合同,大概有5000万吧,后期准备建鸭制品产业链,还有鸭制品熟食、鸭绒类的衣服制品等。”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经理黄建勇说。

宜城市郑集镇地处汉江、蛮河交汇地带,百里长渠流经东西,宜岛大沟贯穿南北,丰富的水资源为发展鸭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郑集镇以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为契机,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和全产业链模式,全力推进“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郑集镇按照建基地、壮龙头、树品牌的发展思路,着力引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楚大鸭业公司,朝着规模化经营、产品品牌化、销售电商化、管理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提品质、树品牌,使宜城松花皮蛋、宜城板鸭成为同类产品里的爆款产品,不断探索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电商+农户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网络市内外10多家养鸭协会、20多家养鸭合作社、1500多家养鸭农户,共建共享鸭产业链,不断完善利益链、提升价值链,进而实现产业增长、企业增收、农户增收的‘三增’局面。在形成养鸭规模基础上,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加快建成种鸭养殖、鸭苗孵化、饲料生产、蛋品加工、屠宰分割、冷链仓储、电商营销等完整产业链条,着力建设全省鸭产业第一镇,将一只鸭孵化成营收10亿元的大产业。”郑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龚建桥说。

一审:翟昶宇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