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靶向纠治“人情保”“关系保” 兜牢社会救助底线

记者邬玲玲 通讯员邓乐鹏报道:民生是最大的政治。2024年以来,宜城市纪委监委紧盯社会救助领域问题易发多发、群众关心关注的点位,严格监督执纪,推动民政部门和乡镇落实主管责任、属地责任,用制度堵塞漏洞、管人管事,确保惠民政策落地见效,让困难群众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你们现在是几个人享受低保?每个月是多少钱?按时发放了吗?”近日,宜城市王集镇纪检监察干部来到双泉村村民练世保家,走访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

纪检监察干部走访群众

练世保是双泉村一组村民,妻子徐梦月视力一级残疾,儿子练子先在2021年意外受伤做了开颅手术。因医疗费用过大,练世保家庭陷入困境。宜城市医保局将信息共享给民政部门后,民政部门组织专班核查,将练世保家纳入农村低保家庭,解决了他们家的燃眉之急。

“我们家里每个月都能领取990块钱低保金,现在党的政策好,感谢大家的关心,虽然现在家庭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相信生活会越过越好。”练世保说道。

社会救助是兜底线、救急难的政策安排,必须阳光、透明、公开。宜城市纪委监委将整治社会救助“人情保”“关系保”问题纳入重点监督清单,督促民政部门上下贯通,通过自查自纠、随机抽查、共享信息等方式,既严查搭便车、优亲厚友等问题,又督促解决跟进不及时、应纳未纳等问题,确保社会救助政策的公平公正。

纪检监察干部查阅资料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宜城市民政部门由领导班子带队,联合各镇(街道)组成3个工作专班,对已纳入低保救助和临时救助的对象全面梳理排查,结合群众议事会、板凳会等方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地走访核实,全面了解救助背景、救助原因,确保符合政策条件人员家庭应纳尽纳、应享尽享。

“我们通过与市医保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定期排查各类符合社会救助的困难对象,做到主动发现、应保尽保,最大程度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众的权益。”宜城市民政局一级主任科员、分管负责人程天山说道。

2024年以来,民政部门累计排查出社会救助领域疑似问题线索122条,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14条。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人情保”“关系保”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取消不合格领取救助待遇7户,其中低保5户、特困2户,追缴资金2.8万元,将7户应享受待遇的及时纳入享受范围。

宜城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副组长代艳丽表示,低保是国家重大救助政策,低保金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一分都不能乱花。今后将持续强化监督,督促民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坚决“应退尽退”,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坚决“应保尽保”。

一审:翟昶宇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