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融评】满月飞明镜 丹桂花开时

融媒评论员  李锋  楚亮

月到中秋分外明,此刻神州大地,丹桂飘香,银月满光,作为传统大节的团圆节,在乡土中国的地位仅次于春节,寄托着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期许。同赏一轮月,共念家国情,激活集体记忆,涵养文化认同,助力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我们在行动。

皓月当空照,万户共此时。三五逢团圆,月是故乡明,古往今来,乡愁是映照在游子心头挥之不去的所在。翻阅《八闽归人》,作者把寻根问祖的焦虑与渴望,提高到一个民族的理性境界,回祖屋,不仅是地理的,更是精神的、历史文化的,推而广之,“团圆”所发掘的是一种人类共有的经验,体现着人们对文化生命之根悠悠不绝的追寻。驻足鲤鱼湖,遥望楚皇城,皓月当空,一湖秋水一湖月,共赏“超级月亮”与中秋满月几乎完美重合的奇观,感受中秋佳节在楚都的独特意蕴。

明月松间照,晴光护玉栏。诗话中秋,歌咏中秋,有知名平台在今天推出了“10首最经典的中秋诗词”,愿“与君千里共婵娟”。追忆“十三月儿弯,十五月儿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旧话;怀旧《窗外》展现的朦胧美,触摸恋人之间“就让月亮守在你窗外”的真挚感情;推演“清泉石上流”的禅意,索引“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功利。古人往往赋予月亮洁净、安宁、和谐的寓意。月属阴含阳,貂蝉祭月拜嫦娥,无奈汉家好山河,述说着巾帼刚毅的一面。穿越深邃时空,明月带给我们的情愫跃然纸上。

琼楼仰天高,风拂丹桂飘。人逢中秋,月夜抒怀,亲友团聚,感受着团圆的融洽时光,仰头望月,低首小酌,月与人的距离是如此之近,近到唾手可得的地步。曾几何时,月夜捣衣,月夜舂米,月夜纺花,月明之下读文章,皓月照耀下,勤劳的人们夜以继日地营生,勾勒出最美乡土中国夜话。斗转星移,我们对和谐生活、天人合一的追求始终不变。正如网络上盛传的“月亮是属于中国的,不然嫦娥住哪儿呢”的笑谈,看似戏言,却难掩对月亮的热爱。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其间的恬淡阔达,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精神,令人折服。明月几时有表达出了个人情思、山河壮美。千百年来,无论是“举杯邀明月”的李白,还是“黄州惠州儋州”述功的苏轼,所有勇敢追梦的人,都不会孤单,完美地诠释了“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又见古时月”丰富、宏阔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