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店镇王台村:党建引领乡村发展 助推集体经济“提质增速”

记者刘毅 通讯员杨奕文

走进板桥店镇王台村,桃园成片,牛舍相连,千亩红薯、花生相映成趣,随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一幅幅美丽画面诠释着党建引领乡村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产业效应正迸发出蓬勃动力,推动着这个多民族特色村寨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提质增速”。

党建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

王台村是一个移民村,也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特色村,该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破解增收难题,带领村民养牛,发展黄桃、西瓜、红薯、土豆等特色种植,实现增收致富,让王台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

王台村有饲养牛羊的传统习俗,村党支部书记刘波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于2018年成立了巴格乐养牛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4栋规模化牛舍,分配给村里的养牛户免费使用,全力推动养牛项目。随着养牛产业的逐渐扩大,村里又增设了2栋牛舍,养殖面积扩大到6000多平米,发展养牛户70多户,牛舍年出栏量达1000多头,实现年收入1500多万元。

“村集体的牛棚是现成的,条件好,管理好。最初喂养了2头牛,高峰时达到14头,年景好的话,一年能挣个一二十万元。”王台村3组村民刘中群说。刘中群就是养牛项目的获益者。通过养牛,他实现了发展致富。

为了推动养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该村还在牛舍旁建了1座有机肥处理中心,实现了肉牛生态循环养殖。下一步,该村将充分利用养牛基地及合作社优势,在品种选择、喂养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帮助更多村民通过特色种养实现致富。

聚焦优势 壮大红薯产业

板桥店镇王台村丘陵岗地较多,土壤属黄粘土,非常适宜红薯种植。2017年,刘波调研发现,红薯的种植收益高于传统农作物,于是便带头种植15亩红薯,当年便见到效益,每亩收益达到3000元以上。

刘波的成功尝试,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有4个组的村民也开始跟着种植红薯。2019年,村里红薯种植面积发展到4000多亩,亩产收入达4000元以上。

农户红薯丰收

为充分解决红薯价格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保障群众利益,王台村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投资50万元兴建红薯地窖。为助力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村建设了35亩的育苗基地,同时还建立了300多平方米的冷库、占地20多亩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电商中心,可满足周边4个村的农产品在此交易,并提供了6000余亩的红薯用苗需求,为集体增加收入20多万元。

2023年,王台村又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260余万元,建设优质红薯种植示范基地,修建产业道路。如今,王台村已形成集红薯品种引进、改良、育苗、收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为村民增收拓宽了道路。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1年的不足5万元达到如今的38万元。

积极探索 拓宽增收渠道

王台村还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力发展黄桃、李子、西瓜等特色产业种植,并成立薯之乡合作社,充分发挥乡村能人、致富带头人的积极作用,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发展产业,探索出一条富民兴村的康庄大道。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薯之乡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00多家,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由村集体、村干部、技术能人、群众等共同入股的方式合作经营,有效激发了社员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同时,该村以合作社为依托,积极向上级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户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经营能力。

目前,该村发展桃李等林果种植面积达1100亩,实现年收入近千万元,逐步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群众参与、特色发展”之路。王台村也因此先后获得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先进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