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伪装性强青少年难识别
专家建议加强新型毒品监测预警改进预防教育方式
前不久,天津市公安局宁河分局在工作中获取一条贩毒线索:有外省市人员以快递邮寄的形式向宁河区贩卖精麻药品。经侦查,不法分子经社交软件认识后,贩卖并邮寄国家管制类新精神活性药品硫酸吗啡缓释片。最终,警方在宁河区某快递网点将这批硫酸吗啡缓释片当场缴获并扣押,对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年来,新型毒品层出不穷,从各种精麻药品到“上头电子烟”“聪明药”,再到“神仙水”“巧克力”等,极具隐蔽性、迷惑性、危害性。
多位业内人士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青少年是新型毒品的主要危害群体,新型毒品的成瘾性和危害性不亚于传统主流毒品,因滥用引发肇事肇祸的情况屡见不鲜,建议加强针对新型毒品的监测预警,早识别、早发现、早管控,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建立起抵御形形色色新型毒品的牢固防线。
新型毒品种类繁多
极具隐蔽性迷惑性
什么是新型毒品,有何危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禁毒教研室主任张黎介绍说,新型毒品是开展毒品预防教育与普法宣传时常用的一种提法,指一段时期内新出现的毒品。就当前我国毒品市场而言,新型毒品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新种类毒品,如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氟胺酮等;一类是采用了新包装和伪装形式,多为多种毒品的混合物,如“开心水”“彩虹烟”等;还有一类是已被管制但最新流行的毒品,如“聪明药”“减肥药”等。
“这些形形色色的新型毒品有三个共同点:往往是在主流毒品遭到严控时开始流行,主流毒品因供应受阻而价格高涨,部分吸毒人员寻求新型毒品进行替代;多采用新的包装或伪装形式,在外观上难以识别,不易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宣传教育;以兴奋和致幻类为主,成瘾性和危害性不亚于传统主流毒品,一些混合类新型毒品的危害作用更甚,因滥用引发肇事肇祸的情况屡见不鲜。”张黎说。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文君看来,与一般毒品相比,新型毒品尽管其外观极具隐蔽性、迷惑性,但本质上仍属于毒品,属于我国严格管控的成瘾性物质。但与一般毒品相比,新型毒品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类型多样且更新速度快;危害性不易察觉,长期滥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巨大;针对的目标人群更加特定。
6月22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办理情况:在该院办理的10起合成大麻类物质新型毒品犯罪案件中,30岁以下人群占比九成以上;酒吧、夜店、KTV等年轻人聚集的娱乐场所易成犯罪集散地。
“新型毒品的伪装性强,很难从外观和名称上辨识出来,一些新型毒品还冠以‘草本兴奋剂’‘合法嗨药’称谓,对未成年人更具诱惑力、欺骗性。实践中查获的新型毒品案件数量较低,曝光率和警示作用不如主流毒品,未成年人对新型毒品的认知水平也相对较低,更易受到新型毒品侵害。”张黎说。
依托网络贩卖传播
监管打击难度较大
宁河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闫俊涵向记者介绍,近年来,由于传统毒品的市场价格飙升,一些吸毒者难以承受巨额的消费,遂购买精神麻醉类药品和新型毒品替代传统毒品,并衍生出通过互联网进行毒品买卖活动的网络贩毒模式。
闫俊涵说,其交易模式通常是贩毒人员和吸毒者先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购买、交易,再以快递邮寄交货的方式实现毒品交付,形成了“网上联系购买+网络支付平台+快递物流运输”的贩毒手法。
新型毒品“非接触式”贩卖的特点,给毒品管控带来了新的难题。
“新型毒品卖家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直接完成分销,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贩运中转环节,周期短成本低,遭受警方打击的风险也随之降低。交易双方往往使用虚拟身份、虚拟货币、虚假寄递人名地址来掩盖真实身份,对当前实名制管控造成很大挑战。”张黎说。
李文君说,受疫情防控影响,为降低被查获风险,不法分子开始更多采取“互联网+物流寄递”非接触式贩毒手法,通过小众社交工具、二手交易平台、游戏平台甚至暗网物色买家,而后以第三方支付平台或是虚拟货币、游戏币等方式进行结算,再由卖家通过物流寄递、同城闪送甚至外卖等形式运输到买家手中,整个过程两头不见人,隐蔽性较强。
李文君透露,除了物流寄递以外,不法分子还会采取“埋地雷”的方式进行交易,即毒品买卖双方完成毒资交付后,由卖家将毒品运输至指定的隐蔽场所,如花丛、公共厕所等,而后再通知买家前去取货。
“总体而言,新型毒品的运输、交易趋向于隐蔽化、网络化、虚拟化,给管控带来挑战。由于新型毒品的交易人货分离,高度依赖第三方网络平台,相关证据以电子化形式碎片化、零散化存在,也大大提高了执法机关取证的难度。”李文君说。
监测预警打早打小
加强宣教筑牢防线
为打击整治新型毒品犯罪,各地积极行动起来。
天津宁河公安分局禁毒部门瞄准新型毒品交易的风向标,扎实推进市局“飓风五号”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连续侦破5起贩毒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缴获毒品盐酸美沙酮口服液1400余克,国家管制类麻精药品200余片。
针对新型毒品案件暴露出的快递邮寄行业存在的隐患,上海嘉定区检察院积极贯彻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多次走访快递邮寄单位,就联合执法、全链条管控、细化监管以及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方面加强沟通交流,推动形成《关于建立邮政监管与检察监督联动机制的意见》,共同促进区域快递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张黎建议,加强针对新型毒品的监测预警。许多新型毒品刚出现时都是主流毒品的替代品,原料供给、生产工艺、市场需求的水平有限,犯罪组织化程度不高,打击和防控的难度相对较低。通过科学有效的监测预警,可实现对新型毒品的早识别、早发现、早管控。
“还应改进对新型毒品的预防教育方法。新型毒品种类繁多、外观与包装各异,与科普式的宣传教育相比,我们应当将毒品预防与社交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识别和应对各类高危涉毒情境,建立起抵御形形色色新型毒品的牢固防线。”张黎说。
在李文君看来,首先要加强毒情监测评估,科学准确的毒情监测能够辅助公安部门把握毒情变化,正确制定禁毒决策,有效提升毒品犯罪的发现能力;其次是推进智慧禁毒建设,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对禁毒全环节进行高度集成、实时监控、动态管理的现代化毒品问题治理模式;最后是加强文化禁毒建设,将传统文化与禁毒工作创新融合,提升禁毒宣教水平,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拒毒防毒共识,筑牢拒毒防毒的屏障。(见习记者 张守坤 记者 韩丹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