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该从何处着手?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该从何处着手?

半月谈评论员 毛振华

广阔且有潜力的大市场,一直是我国加快发展的优势所在。《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近期发布,这是提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后,我国着眼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推出的重磅举措。

为何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世界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全球经济贸易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对外贸易的持续波动传导至国内,使得一些地方经济承压,地方保护主义冒头,弊端逐渐暴露。

中国市场之大,毋庸置疑。不过,只是有庞大身躯而无矫健筋骨,难以抵御外部风险的冲击。这在世界范围内疫情蔓延与贸易保护主义交织的当下,体现得尤为突出。

当前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但突出一个“大”字,关键更在一个“强”字。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市场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

天津市新天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人在投入运营的铁路货运专线站台卸载货物 赵子硕 摄

内部成本高,结构待优化。一些地方制定发展规划时,各顾各的,“各扫门前雪”,甚至互相冲突,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的地方习惯运用行政命令手段,排斥外地企业产品或服务进入本地市场,即便允许进入也会抬高流通门槛,显著降低其市场竞争力。有的地方甚至在道路、车站、港口、航空港或本行政区域边界设置关卡,以查扣等手段阻碍外地产品进入本地,跨行政区域增加收费甚至罚款,人为造成“最后一公里”梗阻。

不当垄断多,竞争要公平。一些地方利用行政部门在市场中特殊的独占地位,实行行业垄断。一些机构既行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又直接参与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为了增加部门利益,这些机构利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特殊身份,限制其他企业,特别是外地企业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地方规则林立、互不相融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政绩观、发展观走偏。一些地方过于看重本地GDP和税收,以守住自己“一亩三分田”为要,用各种“断头路”将人拒之门外。其实,转换思路,开放统一的市场不只是对他人有利,同样利于自身融入发展大循环,享受大市场带来的红利。只要你有拳头产品,就能在市场中游刃有余。

也正因此,建设大而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就要从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市场平台设施、要素和资源市场等维度,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全国市场统一性建设,让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成为内在基因,实现国民经济供给与需求在更高层次与水平上动态均衡。

立破并举,完善制度是关键。一手抓“立”,明确立规建制的目标任务,抓好“五个统一”: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

另一手抓“破”,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各地区不能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着力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

高质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要有效的市场,又要有为的政府。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稳定发展信心,培育良好的市场自我调节能力,真正做到政府与市场携手并肩,大而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将不再遥远。

(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