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26日电 题:他们,抢抓生产“不负春”——疫情下的黑龙江城乡生产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
谷雨刚过,哈尔滨路旁淡黄色的迎春花悄然绽放。时值一年中春耕生产、项目开工的关键时刻,黑龙江各地按下生产“快进键”。
从“云端认养”到智能作业,春耕不负农时
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镇光明村育秧大棚里,绿油油的秧苗生机盎然、长势喜人。种植户们正在为秧苗移栽后的春耕工作做最后准备,预计“五一”之后开始插秧。
小小的光明村里,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的图景正在展开。最近一段时间,村党支部书记唐艳丽忙着为村里1600亩水田找“婆家”。
4月19日,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镇光明村,村党支部书记唐艳丽在介绍种植情况。新华社记者王建威 摄
“今年我们发展认养农业,通过电商平台加大宣传,吸引市民认养一块专属于自己的稻田。”唐艳丽说,过几天就开始插秧,认养人通过手机就能看到如何插秧。
春耕播种序幕正在黑土地上拉开——在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共青农场有限公司的一块旱田里,8台大马力播种机正在进行作业。为提高农业生产作业标准,一场春季农业生产劳动竞赛正在这里开展。
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创业农场有限公司的一块水田里,3台无人驾驶智能搅浆整地机正在作业。农机自主前进、后退,到地头还能自动转弯。农机作业后,黑土和水掺在了一起,原本高低不平的水面,变得平坦许多。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创业农场有限公司的一块水田里,无人驾驶智能搅浆整地机正在作业。(受访者供图)
创业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少宁说,这些无人机械都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来控制车辆的行驶轨迹,通过5G网络传输控制自动方向盘,实现耕作智能化、无人化。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目前黑龙江省备春耕生产已基本结束,全省水稻育秧基本结束,水稻秧苗已经陆续出苗,旱田开始播种,春耕生产陆续展开。
首季开局稳健 老工业基地“脉搏”强劲
忙碌的生产线上,机器轰鸣、焊花飞溅……疫情之下,记者走进位于哈尔滨的多家“大国重器”企业了解到,这些企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4月15日,在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 摄
走进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叶片分厂的车间,数控铣工贾立君正操作五轴综合铣床,把方钢加工成叶片。作为汽轮机最精细、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叶片的质量关系到汽轮机的稳定运行。
“现在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把工期往前赶,保质保量完成订单,生产进度基本上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已在汽轮机厂工作13年的贾立君说。
全球首套高效超临界燃用低热值煤气发电机组成功投产运行;国家电投“暖核一号”海阳核能供热项目超额完成首个供暖季任务……哈电集团全力稳生产、稳经营、稳市场,交出了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4%的答卷。
4月14日,在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 摄
重点项目“加速跑” 体验高寒地区的“经济热度”
眼下,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最低气温仍在零摄氏度以下,而这里的国邦北药仓储加工集散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邦北药仓储加工集散基地项目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大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对发展寒地中药材产业具有先天优势,我们克服疫情和天气影响,目标就是要打造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寒地北药仓储加工物流科技产业集散地。”黑龙江国邦北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张玉福说,仓储加工集散基地项目完工后,可年收购药材24万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46亿元。
黑龙江省积极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力争实现重点项目“开春即开工”。因处于高寒地区,位于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工程项目施工期相对较短。“我们只能早准备、快推进,抢时间开展项目建设。”黑河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树东说。(记者刘伟、陈聪、王建、强勇、徐凯鑫)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