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美媒向卫健委提问,中国有没有考虑放弃或者停止零容忍政策?卫健委表示,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和一系列的防控政策措施符合国情和疫情防控的科学规律,很好地统筹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管本国疫情越发严峻,一些西方媒体却对中国“动态清零”的抗疫措施指手画脚。动态清零是否适合中国这样的人口密集大国?如果中国放弃动态清零策略,本土的新冠疫情将进入怎样的状态?这或许可以从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中找到答案。
启动防控新模式 韩国疫情现反弹
11月1日,韩国政府开启了“分阶段恢复日常生活”疫情防控模式,并计划在明年2月底前取消所有新冠疫情期间的限制措施。在这个三阶段计划的第一阶段,无论是否接种疫苗,民众都可以参与聚集,但规模不得超过10人。另外,在室内戴口罩等基本预防措施仍然有效。除娱乐设施外,餐馆、咖啡馆、电影院等营业场所的宵禁时间全部取消。酒吧和夜总会等高风险场所则引进了“疫苗通行证”制度,完全接种疫苗或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可自由进入。
自新模式启动以来,韩国的危重症病例与日俱增。短短10天,危重症病例就达460例,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10日当天的新增确诊病例也反弹至2400例以上,较前一天的新增确诊病例数出现了大幅上升。
韩国防疫部门认为,宽松的防疫措施导致了确诊病例规模的扩大,由于高龄人群疫苗接种时间较早,目前保护效果有所降低,此外加上季节因素影响,老年人面临着更高的健康风险。相关部门警告称,在此新模式下,韩国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聚集性感染。
韩联社指出,韩国国务总理金富谦11月10日主持召开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会议时表示,当前韩国新冠肺炎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病毒基本再生数等各项防疫指标的恶化速度均高于预期。韩国有学者认为,今年冬天的疫情形势将十分严峻,重症患者将继续增加,但政府至今没有制定“应急计划”的标准,并自以为现行医疗系统能够稳定地应对疫情,令人遗憾。
走向与病毒共存 新加坡经历艰难100天
由于疫情管控得当,新加坡一直被誉为防疫模范生。然而从今年8月10日起,新加坡开始走向与病毒共存,计划分4个阶段逐步开放经济、社交和旅游活动。10月9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全国讲话,表示考虑到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染性,“清零”策略不再可行,并强调重开边境的重要性以及与病毒共存策略。
放弃清零策略三个多月的新加坡疫情应对情况如何?数据显示,新加坡8月20日新增确诊40例,11月16日新增确诊达到2069例。从疫情暴发以来到8月20日,新加坡累计确诊6万多例,短短三个月,累计确诊病例上升至超过24万例,翻了将近4倍。有媒体甚至称,新加坡经历了疫情暴发以来最艰难的100天,不少民众表示对此感到“不知所措”。
解封后新增病例数一度激增 英国策略面临严峻考验
尽管感染率居高不下,英国仍在夏季时便取消了几乎所有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英国政府认为,由于迅速推出的疫苗削弱了感染和重症之间的联系,这样做是合理的。解封后,英国新增病例数一度激增,最高单日曾经达到54674例。进入11月以来,当日新增病例数首次出现下降的现象,但单日新增仍在3万至4万之间。
随着冬天来临,西欧多国疫情出现新一波暴发,一些国家开始了新的封锁政策,英国与病毒共存的策略正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即便如此,英国依然将所有的鸡蛋都放进“疫苗”的篮子里。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即日起将新冠第3剂强化疫苗的推广接种范围从50岁及以上群体扩大至40岁及以上的群体,16至17岁未成年人也可进行第二剂疫苗接种。他同时表示,根据目前的疫情数据,英国政府认为没有任何理由进入B计划严格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