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系列战略、措施和行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成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哪些成效?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哪些贡献?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记者采访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周泽宇、助理研究员付琳和樊星。

  中国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记者: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付琳: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一贯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自“十二五”时期开始,中国持续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制定实施各项战略、政策与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相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45%的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9%;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均居全球第一;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注重能源结构调整与节能提效。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9%。同时,煤电机组供电煤耗持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截至2020年底,中国节能改造煤电机组规模超过8亿千瓦。2011年至2020年,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8.7%。

  周泽宇: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中国把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重大战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强化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

  中国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记者: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哪些贡献?

  樊星: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取得积极成果。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作为《巴黎协定》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

  中国与全球各国开展气候对话和务实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与35个发展中国家签署39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积极在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项目,累计举办200余期气候变化和生态环保主题研修项目,为有关国家培训5000余名人员。

  中国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实践。绿色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路径,也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必然战略选择。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国际公共产品,对全球气候治理实践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今年,中国与28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呼吁各国应根据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结合各自国情采取气候行动以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将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记者:全球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着什么样的形势?

  周泽宇: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今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表明,人类活动已造成气候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系统变暖仍将持续。

  中国是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化发展阶段,能源资源需求还在保持刚性增长。同时,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区域差异大,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记者:下一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怎样开展?

  付琳:“十四五”时期,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的重要窗口期,我国将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推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加快构建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应对气候变化基本制度体系,完善构建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价格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经济政策。

  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我国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定位,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明确未来15年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区域格局,推动各级政府部门针对脆弱领域、敏感产业、主要区域和重点人群开展适应行动,进一步强化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高气候风险抵御能力,助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30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