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高质量运营农村客运 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通讯员王思报道:9月13日,郑集镇蒋湾村的张阿姨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候车亭里坐上宽敞的公交车,给城里的女儿送去了从地里刚摘的新鲜蔬菜。

张阿姨高兴地说,在村里没通公交车之前,每次去城里女儿家需要先去镇上换乘中巴车,“人坐满了才发车,前后辗转要花费大半天时间。现在通了公交车,方便、便宜又舒适。”

近年来,宜城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作用,在建好“四好农村路”的同时,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和公共服务,在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基础上,加快推进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积极促进农村客运由“通得了”向“通得好”转变。截至目前,全市220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通车率达100%,公交化运行的行政村也由几年前的20多个增至53个,城乡客运一体化步伐正在加速。

如何确保“村村通”真通实通,持续稳定地发展?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近年来,宜城市持续将农村客运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建立运营补贴机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投入到“村村通客运”达标的新购车辆进行燃油等政策性补贴,每车每年最多可获补贴近20000元。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稳定补贴机制,切实减轻了客运经营者的负担,调动了各方发展农村客运的积极性。”

农村客运如何高效运营?群众需求是第一导向。电话约车、代送快件……为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多元化出行需求,市交通运输局创新农村客车运营方式,充分发挥100%通客车网络资源,挖掘客运线路“附加值”,积极推出特色运输服务,打通运输服务“最后一公里”,不仅让农村群众享受到了便捷运输服务,也提高了农村物流服务的直接通达和覆盖能力。

“你好,我是新街村村民,明天上午9点可以来村里帮我带几件货物去市里吗?”近日,跑宜城-新街线的客运司机李师傅收到了一个需要代送包裹的约车电话,这是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动交邮融合的一个缩影。“每天像这样带货的少则几件,多则几十件。”李师傅说,“我们充分利用空闲行李舱,为农村地区提供日常消费品、农产品配送,将物流服务延伸至行政村,每天可多赚近百元。”

小小客车蕴藏着巨大动能。如今,在宽敞通畅的“四好农村路”上,往返城乡的客车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客流、物流,汇聚着人气、财气,也给农村群众捎来了幸福生活,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文字编辑:杜道兵  李勤

新媒体编辑:张阳

责任编辑:向润菡

审核:李锋  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