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国式民主的生动实践(和音)

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带来的治理考验,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对民主实质和有效实现形式的思考;中国式民主所展现的蓬勃生命力,日益为国际社会所重视

国际社会聚焦中国五年规划,不仅能够探寻对华合作机遇,而且能够更多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成果。目光投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循着从规划建议稿起草,到编制规划纲要草案,再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审查讨论的轨迹,世人可以清晰感知中国式民主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过程,就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这个过程,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具体诠释。

集众智,聚合力,体现在坚持将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规划建议起草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调研听民意,并亲自主持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听取各领域各阶层人士意见建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与代表委员一同审查讨论规划纲要草案。再往前看,去年8月,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收到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规划建议稿起草组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对建议稿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366处,覆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546条;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认真审查讨论规划纲要草案;最终,在吸收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对规划纲要草案作出55处修改……一系列数据和事实,都是“全过程民主”的注脚,足以说明这份共含19篇、65章、192节的规划纲要,汇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意愿。

为什么中国式民主行得通、很管用?这个问题日益吸引来自世界的目光。古今中外的大量实践表明,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十分重要,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十分重要。人们不难发现,在西方一些国家的民主实践中,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种形式主义的民主所导致的国家治理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甚至不可避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事实证明,中国式民主不仅保证和支持了人民当家作主,而且切实将民智民力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国际观察人士纷纷指出,中国式民主克服了西方民主的缺陷,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珍视的价值目标之一。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带来的治理考验,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对民主实质和有效实现形式的思考;中国式民主所展现的蓬勃生命力,日益为国际社会所重视。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9日 03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