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拉练活动走进宜城

记者李勤 周波通讯员戈超报道:9月16日,襄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艳飞、襄阳市副市长张丛玉带领襄阳市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第一次拉练活动与会人员走进宜城。

冯艳飞一行先后观摩了雷河镇胡耳村、泉水村、民主村,刘猴镇钱湾村、赵咀村、胡坪村,小河镇高康村、曾洲村、大冲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市爱心公益超市运行情况,听取了各镇、村负责人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展、未来规划等情况介绍。

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掩隐在青山绿水间,古意盎然的亭台小榭横亘在池塘边,石磙、石磨等农具自成一景。秋意浓浓,移步换景,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处处都能看到一步一景的美丽画卷,给全体与会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来,宜城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实施乡村振兴“1231”工程:紧扣全面振兴的总目标,打造河东、河西两个示范片区,创新以改革促振兴、以融合促振兴、强自治促振兴三条主线,夯实100个重要支撑点,以点串线,以片带面,呈现全域振兴的发展态势。2019年4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建设已全面完成;2020年6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已分村制定了项目清单,同时制定了河东、河西两个示范片区重点项目清单,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2021年计划申报并实施78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建设,项目清单已规划完成。

具体工作按照“示范村引领,整治村提升,一般村跟进”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思路,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切入口,以“五清一改”为抓手,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持之以恒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从“一处美”向“一片美”再到“全域美”的转变。聚焦补短板强弱项“7+7+8”要求,全域推进“12345+1+N”建设(“1”就是每个村建设一个景观化村标;“2”就是完善“路网、沟网”两个网络;“3”就是推进“改水、改废、改厕”三大革命;“4”就是落实“拆顺畅、码整齐、扫干净、保常态”四个要求;“5”就是开展“五个一”建设,一个村(或自然湾)建一个废旧衣物回收站和建筑垃圾消纳池,建一个沤肥池,建一个生态净化池塘,建一个文化活动小广场,建设一个生态公墓;“+1”就是新建一个邻里厨房;“+N”就是创新建设爱心超市、资源交换站、农机具集中停放点、电商服务站点等设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宜城还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守初心、担使命、干实事”,以天天都是“上甘岭”,天天都过“火焰山”的战斗姿态,凝聚全社会强大工作合力,抢抓工作进度,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力争用三到六个月时间,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宜城市委书记郭静,市委副书记、市长严广超等参加拉练活动。

(编辑:李勤  责任编辑:杜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