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解永春报道:近日,宜城市医保局组织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了辖区内多家定点药店,查看了报销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工作的落实情况,要求进一步规范定点零售药店药品追溯码的使用管理,确保医保药品流通全程可追溯,切实维护好群众医保待遇的享受权益。
市医保局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定点药店
据了解,药品追溯码通常由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组成,位于药品包装盒显著位置,是药品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以前,有些市民从网上买了药,会到我们药店询问药品的真假,现在市民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扫描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就可以获取详细的药品销售信息。”该店负责人陈女士介绍,按照有关规定,一盒药品卖给患者后,就不能再被卖给别的患者。因此,一盒药品的药品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最终销售扫码的记录。若存在多次终端结算扫码记录,则该药品就可能是“回流药”或是被串换销售。
今年62岁的张大爷,在药店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看了自己购买的厄贝沙坦片药品销售信息。“我平时都是在药店买药,也不会考虑药品的真假,现在有了这个功能,能够直接看到药品的具体信息,我觉得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挺放心的。”张富贵说。
截至目前,全市395家定点零售药店、定点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已全部完成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改造。全市定点医药机构累计上传有效药品追溯码信息1766650条。下一步,宜城市医保局将重点核查药店是否规范落实医保药品追溯码赋码、扫码及信息上传等操作流程,避免收费或发药后才补录追溯码,导致信息不完整或遗漏,确保“一物一码、码随药走、全程可溯”,让群众买得放心、用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