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创新“角色转换” 深化巡察监督

通讯员梁贝贝 范晨阳报道:“请介绍下划片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廉洁风险有哪些?”“在学区划分环节,可能存在人为调整划片范围问题;在招生环节,可能存在政策信息不公开透明问题……”近日,宜城市委第一巡察组12名成员齐聚一堂,同被巡察的市教育局11个股室及5个二级单位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三定”职责履行、年度重点任务推进及存在问题,推动巡察监督与业务建设双向促进。

巡察工作专业性强、时间紧急,必须深度融入被巡察单位业务工作,才能精准发现问题,推动整改落实。宜城市委第一巡察组在开展教育系统常规巡察中,创新运用“角色转换+业务互鉴”机制,通过沉浸式调研、精准化把脉、闭环式整改,推动巡察监督与业务建设的深度融合。

在进驻市教育局的首周,巡察组通过“三步走”策略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组织12名巡察干部以“业务学员”身份,全面参与划片招生、教师管理、装备采购等核心业务跟岗学习,建立“每日业务台账”18份;采取“股室长上讲台”形式,逐一听取16个部门负责人专题讲解,现场质询关键环节风险点23个;创新“巡察+审计+纪检”三方联审机制,对近三年教育专项资金开展穿透式检查,着重发现制度执行偏差等问题。

这种“既当监督员又当实习生”的巡察实践,催生出“双向赋能”效应。一方面,巡察组通过“解剖麻雀”梳理出师资配置不均衡、校园安全防控薄弱等五方面系统性短板;另一方面,教育局同步开展“对标巡察标准找差距”专项行动,基础教育股重新优化招生平台数据校验规则,装备站建立采购全流程留痕机制,人事股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实施细则,实现“未巡先改”事项9项。

“巡察组带着业务视角找问题,我们对照巡察要求强管理,这种‘教学相长’的模式让整改更具靶向性。”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保华介绍。目前,市教育局已构建“巡察建议—专班攻坚—建章立制”的转化链条,将巡察发现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漏洞转化为“黑白名单”动态管理制度,把食堂审计异常数据整改为“明厨亮灶”智慧监管项目。

宜城市委第一巡察组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推广“巡察整改成效指数”评估体系,通过量化整改完成度、群众满意度、制度创新度等指标,持续放大“以巡促治”成效,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巡察动能。

一审:翟昶宇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