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人大代表开展第一季度助残专题活动 推动惠残政策落地见效


通讯员谢慧 余冬婕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人大关于“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的部署要求,推动残疾人保障政策落地落实,2025年3月,宜城市各镇(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响应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季度代表小组活动安排,围绕残疾人权益保障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集中学习、入户走访、专题调研等活动,倾听残障群体呼声,助力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提质增效。

学深悟透政策法规 夯实履职根基

活动期间,各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组织代表集中学习省、市人代会精神及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龙头街道、孔湾镇、王集镇等地,代表们结合活动主题,重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及省十五项惠残政策,并结合案例研讨政策执行难点。鄢城街道人大工委还邀请民政办工作人员现场解读政策细节,为代表依法监督提供理论支撑。“只有学深悟透政策,才能精准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鄢城街道人大主任王秀鹏表示。

入户调研察实情 倾听民意解民忧

理论学习后,代表们分组深入村(社区)开展入户走访。在鄢城街道腊树村,代表们详细询问残疾人的补贴发放、康复服务情况;雷河镇人大代表在新河村为残疾人家庭现场解读辅助器具申请政策;小河镇代表赴荣河村、朱市社区等地的残疾人家庭,记录医疗康复、无障碍设施建设等诉求。

“辅助器具申请流程是否顺畅?”“补贴是否按时到账?”在雷河镇季莲村,代表们与残疾群众面对面交流,记录诉求20余条。南营街道代表走访龙潭村时,发现部分家庭对政策知晓度不足,现场开展普法宣传,并协调村委会加强后续跟进服务。

实地视察促落实 建言献策谋发展

活动注重“监督与服务并重”。刘猴镇人大代表在考察樱桃谷产业发展的同时,针对碑河沿线环境改善提出7条可行性建议;鄢城街道代表视察宋玉商圈公共设施,评估残疾人出行便利性;雷河镇结合站点融合建设,推动惠残政策与民生福祉深度融合。多地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行动指南,如鄢城街道形成专项报告,为优化政策流程提供参考;小河镇梳理问题清单,推动部门联动整改。

聚力民生暖人心 长效监督显担当

活动成果显著,既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也推动了一批实际问题解决。雷河镇人大主席张翠善表示:“要让政策‘红利’真正普惠每个残疾人。”下一步,各地人大将持续深化监督职能,通过常态化履职跟踪政策落实,重点推进残疾人就业扶持、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工作,并借助媒体平台宣传典型经验,凝聚社会助残共识。

下一步,市人大将持续深化站点融合建设,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推动惠残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让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一审:赵冰倩

二审:冯波

三审: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