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店镇新街中心警务室:深耕厚植“责任田”构筑平安“枫警线”

通讯员汤洁 胡雨伦报道:板桥店镇新街村是中共鄂豫边区临时省委、临时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鄂豫边区鄂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当时湖北省境内的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板桥店派出所创建了新街中心警务室,将红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脉,建立‘红色警队’,拓展‘红色服务’,维护辖区的长治久安。”板桥店派出所所长简政说。

434平方公里的平安守护,新街中心警务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激活党建引领“红色引擎”,创新融合治安防控新格局,服务农产品经济发展,用心用情守护一方平安。
传承红色基因 释放警务新效能
新街中心警务室辖管1个社区、8个村,人口1.5万人,现有常驻民警2人、辅警2人,户籍协管员1人,驻村辅警11人。

这里是集红色文化、抗战文化于一体的策源地,现有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鄂豫边临时省委、省政府苏维埃遗址、红二十九军十六师指挥部——舒家洞,成了这座小镇的红色记忆,吸引不少游客参观打卡。
然而,辖区面积广、人口密集,距离镇中心路程远,警力有限警务多,这一难题如何破?警务室主动求变,赓续红色基因,为基层治理注入活力,将一批老党员纳入“共建共治”队伍,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开展法治宣传、纠纷化解等工作。
冯年美是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民警的号召下,他成为了警务室“反诈专员”。今年11月6日,马爷爷陷入虚假的炒股骗局,民警多次上门劝说被轰出门,一度认为阻碍其赚钱,得知马爷爷和冯年美关系深厚,民警请来冯爹爹一起上门,轮番上阵劝说,终于让马爷爷认清了真相,保住了1万元退休金。
“流动党员”“口袋党员”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延伸社区警务工作触角,这是该警务室创建“枫桥式警务室”的具体实践,进一步筑牢了基层治安防线。不仅如此,还组建由民警牵头、驻村辅警带队,党员、治安积极分子、志愿者等参与的9支义务巡逻队,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让平安可见可触可感。
护航经济发展 当好服务“排头兵”
金秋时节结硕果,千里沃野丰年忙。眼下正是红薯收获时节,作为宜城市红薯第一镇的板桥店镇收成不错,新街村的刘大叔也不例外,种植了十余亩的红薯地,终于迎来了大丰收,本是喜事一桩,却让他犯了难……前些日子,他在工地做工时摔伤了,左腿骨折,没法下地干活。

10月27日,这一情况被参与调解医疗费赔偿纠纷的民警得知,为此,警务室民辅警抽出休息时间,帮忙刘大叔收割运送红薯,一个星期内全部收完,下半年生计有了保障。同时,矛盾纠纷圆满解决,医疗费赔付到位,刘大叔感激地握着民警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该辖区以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年出栏肉牛1500多头,不仅种植红薯,还有西瓜、黄桃等多个优质品种,面积达两万多亩,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每逢农产品交易时节,警务室提前谋划部署,摸排农贸市场、交易中心,对交通流量、拥堵指数等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联合镇政府做好应急预案,排查路段、设置警示牌,组织警力、村组干部、党员及志愿者,分组分时段开展交通疏导,提醒商贩经营不占道、不堵路。
“只有净化道路交通环境,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及时处置突发警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既惠农又便民。”警务室民警鲍旺来说。
打、管、调同步发力 构建平安大环境
“放在家门口的5包化肥少了4包,过了一夜竟然不见了……”5月6日,板桥店镇两河口村的李大叔向民警诉说着自己的遭遇,怀疑化肥被人偷走。
今年4、5月份,板桥店派出所接连发生四起盗窃警情,被盗的均为农用物资。民警通过走访调查、视频分析,追踪到嫌疑车辆轨迹,发现何某有重大嫌疑。果不其然,民警在何某家中找到被盗的农药器具、水管、化肥、塑料筐等,从而破获4起盗窃案,追回返还被盗物资。
无独有偶,该系列盗窃案的成功破获得益于新街中心警务室持续筑牢“平安墙”,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促稳,结合当前案件易发、高发特点,突出打击入室盗窃、工地盗窃等侵财类违法犯罪,集中开展破案攻坚、追赃挽损。
不仅如此,还聚焦“人、事、物、组织”等要素,组织警力对辖区行业场所、出租房屋等,通过入户走访、摸排清查、动态管控等方式,全面掌握辖区人员情况,并跟踪落实管控措施、教育帮扶和关爱救助。
同时,完善联动化解纠纷机制,协调司法所、土地所、民政所等多部门,创建“熟人调解室”,采取“延下去跑起来”的方式,实现矛盾纠纷早介入、早化解、早了结。今年以来,辖区矛盾纠纷警情数同比下降15%,化解矛盾纠纷126起。

编辑:肖邡硕

审核:李锋 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