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任宏音 杜小宁 记者周波 钟军报道:9月4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湖北岗、站工作经验交流会暨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产业专家团湖北专家服务产业交流会在宜城举行。来自国家、湖北省水稻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谋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共同加快水稻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步伐,用科技守牢“荆楚粮仓”,助推湖北秋粮丰产丰收。
宜城市委书记武义泉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宜城市持续巩固农业“小胖子”县地位,立足汉江平原的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业态创新、政策创新,聚焦优质稻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今年,宜城市与省农科院签订了“1N”农业科技强县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建设第一批全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大力实施优质稻种粮一体化项目,有力推动了传统粮食种植向优质稻良种繁育转型,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前,“宜城米”已销往北上广深、云贵川陕等17个省(市),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武义泉表示,宜城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以持续推进实施优质稻种粮一体化项目为抓手,紧紧依托以省农科院、华中农大为代表的高校院所科技力量,加快推动宜城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步伐,巩固提升襄阳市作为全省唯一百亿斤粮食大市的地位,持续擦亮湖北省“荆楚粮油”品牌。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努力打造农业强市宜城样板。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肖长惜要求,要加强科技赋能,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助强本土制种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壮大种子产业。要创新方式,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在品种选育、产业发展、种子生产、品种示范推广、种业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再加力度,奋力推进湖北种业创新实现新突破。要拓展产业链,强力推进种粮一体化,多产粮、产好粮,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分析了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就下一步湖北种业科研发展的方向提出要求。
与会专家团队还到宜城鄢城街道木渠村现场观摩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展示的92个水稻新品种的田间长势,共同见证多个“稻种芯片”在宜城大地上“开花结果”。
会议还围绕科技强县,水稻的新品种、新技术对湖北水稻产业的支撑进行交流,并对宜城农业发展进行把脉问诊。
编辑:赵冰倩
审核:李锋 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