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同时指出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始终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的一部分。
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到“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再到“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等,总书记始终用系统观念统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越织越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制定和修改长江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运用市场手段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调节激励越来越重要。
2022年1月,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在本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到“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为“组合拳”找准市场发力点。
运用财税金融工具、搭建市场交易平台、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创新经济政策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保工作在健全市场化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总书记多次强调,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
2021年4月,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不足问题,加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等科技攻关,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在本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青海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其钠、镁、钾、锂的储量均居全国前列。
如今,科技创新助力青海“四地”建设取得新成效。青海盐湖产业用科技创新驱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逐步搭建起从单一钾肥开发到盐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产业耦合发展的循环产业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这套保障体系“组合拳”,美丽中国必将更加可期!
信息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