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通讯员孙杨 王建锋 记者周波 李勤报道:6月30日,宜城市委书记武义泉在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扛牢人才工作的重大责任,进一步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良好氛围,为宜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抓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市上下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思想站位和工作站位,不断提高对人才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要深刻领会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深刻认清新时代人才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市人才工作的新情况,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上来。今年,市委、市政府专门研究制定了“1+3”人才新政,拿出“真金白银”求贤纳才,政策覆盖面之广、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地各单位要用超常规举措推进全市新时代人才工作,为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会议要求,要坚决扛起建设“千亿级、五十强、幸福城”的使命责任,切实增强抓好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一要“铺天盖地”引人才,搭建人才集聚的“磁力场”。大力引进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着力打造人才工作“雁阵格局”。持续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用好用活“柔性引才”,充分利用武汉、襄阳等大城市人才溢出效应,由“筑巢引凤”变“临凤筑巢”。二要“百计千方”育人才,打造人才发展“蓄水池”。围绕产业链育才,鼓励企业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让人才链衔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发展;围绕乡村振兴育才,聚焦乡村振兴,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建好乡村振兴新乡贤人才库;围绕平台载体育才,深化与清华、武汉理工、湖工大、武体等名校的战略合作,大力支持和推动市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三要“人尽其才”用人才,形成人才涌流“活力源”。持续深化人才“放管服”改革,积极向用人主体放权。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限制,推动人才向产业和基层一线流动,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的交流力度。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促进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要“设身处地”留人才,构筑人才成长“温馨园”。持续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不断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畅通人才信息渠道,建立人才服务链,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深入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紧盯人才创新创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实为人才解决燃眉之急。

会议强调,要聚焦压实责任、层层落实,切实增强抓好人才工作的组织力和协调力。要坚持党管人才,压实人才工作责任。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推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要坚持团结协作,共担人才培养重任。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领导指导和工作统筹作用;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相关职能部门要抓好重大政策落实、重要工作推进、重点人才服务。要坚持加大投入,强化人才资金保障。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经费投入体系,加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保障和管理,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海通报了全市2022年度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情况;绿鑫生态、楚宜青创园、共同药业等企业和市科经局负责人以及人才代表作交流发言。

市领导武义泉、肖平、李曙东、陈进雷、李源等为取得A类法律职业资格的优秀人才颁发了奖金。

市委副书记、市长肖平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