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锋 杨涛报道: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并同时发布了火星22个地理实体分布图。根据相关规则,这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其中,襄阳宜城郑集镇为湖北省唯一入选乡镇,而此地正是战国时楚国皇城所在地。
楚国800多年的历史中,诞生过40多位君主。目前,在湖北境内就有多处以“楚王”或“楚皇”命名的古城遗址,包括孝感的云梦、宜昌的秭归,而在襄阳就多达三处,分别在宜城、襄州、南漳。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接连探访三座楚王城,追寻千年历史风云。
宜城楚王城:一举成名天下知
郁郁葱葱的田野里,竟藏着一座城!5月初,在湖北宜城郑集镇楚皇城城址展示馆前,工作人员指着一片葱绿的田地,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的所在地。
放眼远眺,只见成片繁茂的农作物绿意盎然。昔日繁华的都城,历经岁月的沧桑巨变,似乎逐渐沉寂,但至今还屹立在原野上的土筑城墙等遗迹,又让世人似乎仍可窥见其当年的恢宏气势。
宜城楚皇城城址(通讯员供图)
宜城楚皇城又称楚王城,是先秦时期楚国的故城,位于湖北襄阳宜城市区东南约7.5公里的郑集镇皇城村境内,是湖北省迄今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二大古城遗址。1981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楚皇城城址采取大小两城套筑,大城为外廓,小城为城。小城位于大城的东北隅,面积有38万平方米,其地形高出大城3米左右,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紫禁城”,即“宫城”,传说是楚王的宫殿所在地。城址内的地下文物十分丰富,先后出土的有西周晚期的铜方壶,东周时期的大型铜车軎、嵌玉片的鳖形带钩,还有铜鼎、蚁鼻钱、金币“郢爱”以及陶鬲、陶鼎等。这些精美绝伦的历史文物,既向今人展示了古代楚民的聪明智慧,同时又是研究楚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楚皇城城址展示馆(通讯员供图)
“2000多年前的楚人,就住在这里呀?”看到楚皇城城址复原模型及规划展示,酷爱历史的初一学生王成浩很是惊奇,没想到那时候皇城都能修得这么好!连日来,宜城郑集因“登”上火星而爆红网络,游客也纷纷前来打卡,让楚皇城再次被世人关注。
而多年来,宜城市一直重视楚皇城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今年,宜城将重点抓好西城墙南段保护展示工程建设,还原楚皇城原有地形与风貌,提升郑集镇的旅游接待能力。
“楚皇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将探索鲜活的、接地气的现代手法,把楚皇城甚至楚文化的来龙去脉展示出来。”宜城市文旅局局长余媛媛说,目前楚皇城城址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正结合乡村旅游有序、有力推进。“宜城楚文化文物、遗址、遗迹甚丰,我们有底气、有责任让这些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我们今天保护及展示千年都城遗址,就是为了擦亮下一个千年的文化名片。”说到楚皇城的活态保护利用,宜城市委书记武义泉坦言,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扛起楚文化大旗,楚国故都宜城有义不容辞的决心,有舍我其谁的信心,更有志在必得的恒心。今后,宜城市还将持续推进楚皇城城址、郭家岗遗址等重要大遗址的保护利用,为实现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宜城力量。
襄州楚王城: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位于湖北襄阳襄州区黄龙镇的许家河西岸,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土台,远远望去,气势恢宏,这就是西周时期的城市遗址——楚王城。
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处位于襄州区黄龙镇高明村东约200米处的“楚王城”遗址上,立有一块石碑,字迹清晰可见,上面刻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阳楚王城遗址”的字样。
位于襄州的襄阳楚王城遗址(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该遗址于1957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84年,被公布为襄樊市(今襄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采集地面遗物时发现有石斧、纺轮、鼎、鬲、罐、缸及大宗陶片等,是一处包含新石器和西周两个时代遗物的文化遗址。1992年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因当地流传楚王曾在此建城而得名为“楚王城”。
立夏时节,草木葳蕤,楚王城遗址包裹在一片青翠中,至今保存完好。遗址由两块长方形台地叠压而成,非临河一侧呈典型三级台阶状分布,逐级高差约2.5米,临河一侧至高点距现河床约8米,剖面可见文化层含有红烧土颗粒,灰土遗迹,致密交结红烧土遗迹(可能为房屋、窑址遗迹)文化层厚3.5-6米。
襄阳黄龙镇楚王城遗址为湖北省仅有的3个西周时期的城市遗址之一。“在文物普查之前,只能认定黄龙镇的楚王城遗址是春秋之前人类的聚落遗址,但经过文物普查之后,可以确定该遗址为西周时期楚国的一个城市遗址。”2010年5月11日,时任襄阳市博物馆负责人表示,黄龙镇楚王城遗址是又一个佐证楚国发源于襄樊(今襄阳)的证据。
如今,根据相关政策,襄州区对楚王城遗址实行就地保护,该区文旅部门安排有专人负责看护,定期巡视,建立档案,确保楚王城的安全。
南漳楚王城:曾是惊鸿照影来
地处鄂西北边陲的南漳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距离县城西约7公里南漳天池山是楚国早期都城——丹阳遗址的核心覆盖区域,这里也曾是“楚王城”的所在地。
南漳天池山(刘江 摄)
据“中国楚学之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正明的重要研究成果表明,周成王封楚先民于荆山,“居丹阳”之时,楚国始封君熊绎的都城丹阳遗址就位于今南漳县城西郊至长坪黄潭洲一带,属于烟波浩渺的水镜湖库区。张正明明确划出了楚都丹阳在南漳的具体范围:“可以把这个范围缩小到今南漳县城一带,北和东不过今王家河,南不过今蛮河,西不过今干洞坪。”张正明的学术观点主要见于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楚文化专著——《楚文化史》。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第七届)罗运环,在他的《楚国八百年》一书中用一定篇幅论证、认可了张正明先生的“荆山丹阳说”,“荆山丹阳”是包括今天池山一带(楚遗址)在内的。
据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第2-3届)、襄阳市楚国历史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善国介绍,当地民间传说,天池山就是早期楚人登山演练、狩猎、采药、打柴、郊游的理想场所,是贵族公子们的天然游乐场,也是楚人向南扩大疆域时依托的“战略大后方”。
吸引游客露营观星空(刘江 摄)
品茗悟道、休闲度假、户外拓展、露营观星……天池山作为国家AAA级景区,以有机茶园为基础发展茶旅融合,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观光、度假。数千年前的南漳楚王城,曾是惊鸿照影来,如今依旧显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