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襄阳 “襄”当精彩

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建设中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古老的襄阳,你曾了解吗?如今的襄阳,你知道多少?让我们以“诗词”视角,话襄阳“古今”,领略千年古城的诗情画意与澎湃活力。

湖北襄阳古城临汉门附近风景。(杨东 摄)

底蕴深厚: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唐·王维《汉江临眺》

一座襄阳城,半部中国文化史。

《三国演义》120回,其中32回故事就发生在襄阳;《全唐诗》42863首,有4000多首写到襄阳;香港知名作家金庸先生在其经典著作“射雕三部曲”中260多次提到襄阳,郭靖黄蓉坚守襄阳十余载的故事广为流传。

千百年来,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在这里孕育发轫,汉皋解珮、三顾茅庐、水淹七军、宋元鏖战等诸多故事曾在这里上演,“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山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

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境内的春秋寨,相传东汉末年关羽曾在此山苦读《春秋》。(刘江 摄)

古迹众多: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唐·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襄阳是诗人孟浩然眼中美妙诗意的城,也是作家金庸和冯骥才笔下一座真正的城,凭山之峻,据江之险,古老的城墙依旧保存完好,“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沉淀了千年的深厚与传奇。

俯瞰湖北省襄阳市城区,呈现出“一江碧水穿城过 十里青山半入城”的景象。(杨东 摄)

古隆中宁静清幽,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白水寺庄重古朴,记录了汉光武帝刘秀龙飞白水、开兴东汉的发祥故事;广德寺、承恩寺、白竹园寺承载着襄阳千年佛迹;米公祠珍藏着历代名家碑刻,堪称中国书画瑰宝……在襄阳,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000多处,名胜古迹700余处,A级景区44家。

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岘山山脉的习家池景区。(杨东 摄)

游乐胜地: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唐·李白《襄阳曲》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襄阳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实现双增长。其中,华侨城奇幻度假区跨年烟火大会吸引近10万省内外游客,关圣古镇接待游客13.2万人次,“3万南阳人游襄阳”成为爆款话题,充分彰显襄阳文旅消费吸引力,极大提振襄阳旅游业发展信心。

湖北省襄阳市唐城景区开放夜游迎接暑期旅游季。(杨东 摄)

近两年,襄阳市在文旅深度融合上精准发力,不断创新旅游新模式、新业态,显现旺盛发展潜力。以唐城、汉城、603文创园为载体的“文旅+影视”发展迅速,华侨城、关圣古镇等景区以AR、VR、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文旅+科技”渐成规模,唐城夜游、北街八点半、华侨城山海奇趣夜等“文旅+夜游”点亮了襄阳夜色。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关圣古镇旅游景区流光溢彩,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游玩。(杨东 摄)

交通便利:

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尝为天下重地。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襄阳位于全国内陆腹地中心地带,居汉水中游,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近年来,襄阳发力交通补短板工程,统筹推进铁、水、公、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襄阳北编组站繁忙处理来自各地的货物。襄阳北编组站是北煤南运主要通道上的重要咽喉,也是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外运至华中腹地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必经之地。(杨东 摄)

1小时左右到武汉、十堰、南阳,2小时可到西安、郑州、长沙,4小时可到南京、上海、北京、重庆……随着浩吉铁路、汉十高铁和郑渝高铁3条国家干线铁路先后开通运营,襄阳迎来“全境高铁时代”;襄汉欧、襄渝欧、襄西欧等9条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越来越多“襄阳产”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行销全球。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地处鄂西北山区的保康县、南漳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吴肖 摄)

汉江下游兴隆枢纽建成投用,雅口枢纽基本建成,碾盘山枢纽即将完工,新集枢纽、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全面开工,襄阳实现千吨级航道直达长江,干支通达的黄金水道即将形成。襄阳港为湖北省五大港口之一,湖北省政府将襄阳港定位为汉江航运中心,交通运输部将襄阳港提升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目前,襄阳全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583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700万吨。

襄阳机场新建投用了2万余平方米的2号航站楼,并完成对1号航站楼的升级改造,飞行区等级达到4D,跑道增加到2600米,旅客吞吐量最高达到190万人次,通航城市达到34个,基本实现对国内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和热点城市的全覆盖。

产业兴旺:

嗟尔乐哉襄阳人,万屋连甍清汉滨。

——宋·欧阳修《乐哉襄阳人送刘太尉从广赴襄阳》

上世纪60年代末,抢抓“三线建设”机遇,襄阳承接数十家军工企事业单位,吸纳十余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实现工业体系雏形构建,开始由“织造”之城转向“制造”之城;上世纪70年代末,又借“东风出山”之力,迅速完成“现代车城”缔造,迈上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谷城)。

2022年8月4日,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生产线上一派繁忙,企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杨东 摄)

截至目前,襄阳市已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24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4家。依托这些创新平台,襄阳正着力发展1个4000亿级汽车产业,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纺织服装4个千亿级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医药健康、现代化工4个500亿级产业,全力建设万亿工业强市。

穿越前年历史烟云,跨越百年沧桑巨变,湖北襄阳,曾经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天下第一城池”,风云际会、卧虎藏龙的文化高地,正在历史的嬗变中站稳新的历史方位,着力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系统谋划、精准施策,通力合作、同向发力,共建共治共享襄阳都市圈,践行好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