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防疫“三件套”已经深入人心。其中,戴口罩更是成了大家出门时的习惯性动作。可为什么坚持佩戴口罩,仍有人不慎“中招”?
武汉市武昌医院院感科副主任李莉指出,不正确佩戴及使用口罩,会影响口罩防护效果,带来潜在风险。比如,直接用手触摸口罩外侧,就可能令口罩外侧的细菌和病毒沾染到手部,留下防护漏洞。因此,请大家留意这些生活场景,从细节上做好防护。
场景一
做核酸,直接拉开口罩外侧
做核酸时,有些市民用手直接拉开口罩外侧采样。看似方便操作,实则可能导致手部污染。
事实上,口罩的主要功能是阻挡有害细菌及病毒,最外层是整个口罩上最脏的部位。曾有人做实验,将使用过的口罩放到显微镜下,放大到2000倍后,能看到不少细菌正在口罩上移动。用手触摸口罩外侧,如没有及时洗手就触摸眼睛、口鼻,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
正确做法:捏住挂耳绳取下口罩,或是尽可能捏着口罩的边缘摘下。触摸过口罩后,一定要及时洗手。
场景二
活动时,将口罩拉到下巴处
在户外活动时,活动量稍大,可能感觉有些气闷,有人会选择拉开口罩透气,或是干脆把口罩拉到下巴处。
这样做的时候,口罩外侧附着的大量细菌及病毒,就可能沾到面部,增加感染概率;口罩内侧有可能被下颌、颈脖等位置污染,再次戴上口罩后,被污染的内侧直接接触口鼻,也有感染风险。
正确做法:如果感觉气闷,可以在无人、安全的区域,直接摘下口罩透气,或是休整一下再继续活动。
场景三
开饭了,摘下口罩放到包里
就餐时需要取下口罩,担心弄丢,有些市民索性将摘下的口罩放到包里,或是揣进衣服口袋。
其实,使用过的口袋和包里,本身已经积累了不少细菌。如果直接将口罩放到包袋或口袋中,会对口罩造成“二次污染”;口罩外侧附着的细菌和病毒也可能沾染到口罩内侧,以及口袋或包袋里的其他物品上,反而增加致病风险。
正确做法:可以随身准备密封袋,如需暂时保存口罩,可将口罩摘下来后,口罩内侧的清洁面朝内、口罩外侧的污染面朝外对折,用密封袋包装后保存。
场景四
求节约,一个口罩反复戴
下楼做核酸时戴过的口罩,中午领外卖时继续戴,晚上扔垃圾时接着戴,回家后放在鞋柜上,留到第二天再反复佩戴。对于部分追求节约的市民来说,仅在短时间内戴过的口罩,反复利用三五天才淘汰。
其实,口罩只要使用过一次,外侧就可能附着各类细菌和病毒,正常情况下,不建议反复使用。如果是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在低风险地区、没有接触较多人群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使用过的口罩,可以反复使用两三次。但也不建议持续使用好几天。
此外,如果是到超市、医院等人群和病毒高密度的场所,回家必须及时处理使用过的口罩,绝不能重复使用。
正确做法:在低风险地区、不接触较多人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戴过的口罩,如果没有明显脏污、变形,可重复使用两三次。每次使用后,可用手捏着挂耳绳摘下,放到洁净、干燥、通风处晾干,防止表面菌群积累。
场景五
不洗手,取戴口罩很随意
出门前,在鞋柜上拿起口罩就戴;回家后,摘下口罩扔进垃圾桶,就去吃饭、逗弄家里的孩子。其实,这样做也会有污染手部的风险,留下感染隐患。
正确做法:每次戴口罩时,先用流动的水或手消毒液、消毒湿巾等清洁双手,再将口罩取出佩戴,过程中不要接触口罩内层。口罩需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并调整系带松紧度保证口罩严密覆盖。使用过后,先做好手卫生,取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摘下口罩后妥善丢弃,并再次做好手卫生。口罩佩戴期间,不要用手接触口罩。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来源:健康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