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诗闻报道:今年以来,宜城国投集团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国企优势,以规划设计引领城市更新,共同缔造社区“双网格”管理工作,为全市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贡献国投力量。
一纸问卷知民意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国投集团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动员党员干部应下尽下、能下尽下,全员参与城市更新工作,到社区、小区一线收集民意、倾听民声、了解民情。
“大爷,您认为现在小区周边最需要建设的便民服务设施有哪些?请在需要的地方画勾。”连日来,国投集团党委结合《宜城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方案》,以东街社区、自忠路社区作为试点,组建工作专班,形成以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建筑勘察设计院(下简称“两院”)为主,社区、群众齐参与的工作格局。组织“两院”的20余名党员干部,走街串巷、进门入户,深入自忠路社区、东街社区辖区内14个小区,全面收集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现实诉求。
“小问卷”倾听“大民声”。短短3天,发放调查问卷8000余份,梳理问题20余类。大部分居民表示,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能够让大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更多人发声,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这正是国投集团在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中,积极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五共”模式,畅通民情民意的新渠道。在党群每一次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的群众基础,提高群众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度、知晓率和满意度。
一图规划解民忧
城市更新,规划先行。国投集团结合群众意愿,秉持“为民服务、共同参与”的理念,按照“小规模、渐近式、可持续”的思路,从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入手,描绘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社区规划方案,精准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有个托儿所,孩子放学也有地方去了。”在入户走访、现场踏勘的过程中,群众普遍反映小区周边配套服务不全、公共环境差、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
为此,国投集团“两院”党员干部主动回应,积极作为,组织群众到社区、小区召开座谈会,现场解答群众关切的老大难问题。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城市更新工作正式进入规划阶段。一方面,聚焦旧城更新的主要困难——存量资产盘活与产业运营,安排专人与住建局、资规局工作人员到成都、厦门考察,学习城市更新工作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聚焦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工作目标,鼓励社区、居民、第三方资本共同参与,优先对居住社区的给水、排水、电力、弱电、燃气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小区停车位、充电桩、非机动车停车棚、电梯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改造设计。
看了设计图,吃下了定心丸。居民们不仅积极配合国投集团“两院”工作人员,腾出场地,顺利完成现场勘查、测量,还主动清理小区垃圾,美化居住环境。同时,“两院”工作人员也不负群众所托,加班加点修改设计方案,通过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城市拆迁区、改善区、保留区,完善城市社区公共基础设施,采取治理和建管的“双网格”模式,细化社区网格管理,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新型完整居住社区。
一线连通暖民心
小小一根线,牵动群众心。位于西街口的原粮食局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居民们为了给电动车充电,私自牵搭“飞线”,在楼栋之间筑起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不仅影响环境美观,更是让人“提心吊胆”。
“飞线”整治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在接到群众反映后,国投集团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入户摸排,全面了解需求,协同业主单位、社区、规划设计院等各方力量对老旧小区进行实地勘察,研讨制定改造方案,在具备安装充电桩条件的小区,科学合理设置充电桩,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马上喊儿子回来,把咱家搭出的电线,赶紧收回来。”在群众的呼声中,国投集团一边出规划设计图,一边做群众工作,仅用两周时间,在“两院”、社区、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就清完了原粮食局小区的“蜘蛛网”。
“以前拥堵巷,现在舒畅巷。”“自从有了电动车棚,不必再把电线从屋里伸出外面给电动车充电了,比以前方便太多了。”在推进全市10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时,国投集团始终把群众安全、环境整治放在首要位置来抓。目前,全市已建设电动车停车棚11个,安装电动车充电端口130个,极大解决了居民电动车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既消除安全隐患,又改善老旧小区的环境面貌,大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辑:闻俊 编审:杜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