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

要及时处置已出现的风险苗头,防止风险由“点”扩散成“面”

要有长期性思维和前瞻性思维,既要防微杜渐更要“治未病”

要有系统性思维的大局观,构建匹配发展需要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应急处置体系

文 | 姜伟超

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对下半年相关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强调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要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从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的高度,突出强调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这个“全方位”,进一步突出了安全底线的更宽视野。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有效推动并实现了发展和安全的相互促进、协调并进。“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重要实践要求。

上半年,中国经济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通过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等方式,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首先要及时处置已出现的风险苗头,防止风险由“点”扩散成“面”。这要求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现存的风险点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要全面排查风险点,列出清单,逐一整改;另一方面,要严格开展风险自查及“上对下”抽查,对于查出的问题要严格督办。比如,金融市场的风险排查往往内容上有交叉、对象上有重合,因此监管部门需做好统筹谋划,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前期风险防范更为重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要有长期性思维和前瞻性思维,既要防微杜渐更要“治未病”。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安全至关重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也必须建立在能源安全稳定的前提之下,做到“先立后破”。同时,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有序开发利用,实现多能源互补,构建智慧高效协同的现代能源体系。以制度建设筑牢安全底线,用坚定的落实和提前布局筑牢安全堤坝,提升全方位安全的应对意识,能避免遭遇战、少打仓促战、不打无把握之战。

全方位的民生底线是重要的安全底线。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会议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体现出中央强大的政策定力和坚定的民生导向。不管是保交楼还是稳就业、稳金融、稳物价,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保民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也是坚固的安全长堤。尤其是在疫情下,要时刻绷紧民生这根弦,处处为群众着想,想方设法保障群众利益,持续不断改善民生,让大家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将安全底线守得更牢。

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没有终点,更不能松气。要有精细化管理的“探照灯”,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头脑,见微知著、窥斑知豹,不麻痹、不侥幸。同时,还要有系统性思维,构建匹配发展需要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应急处置体系。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只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就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信息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