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邬玲玲 通讯员曹春燕报道:从在家里免费辅导留守儿童到创办假期爱心托管班,十多年来,她始终用爱坚守、用心陪伴,不仅为家长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还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个快乐、充实、安全的假期。她就是59岁的宜城市王集镇千柏村退休教师何天敏。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7月18日上午,王集镇千柏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充满了歌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何老师与大学生志愿者正带着孩子们在室外唱歌、跳舞、玩游戏。每到寒暑假,这里就会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天地。
"今年来了4名大学生志愿者,为了响应国家双减政策,我们增设了体育、美术、音乐、书法、朗诵、手工等课程,来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让孩子们在这里既玩得开心,又能学到很多课外知识!"何天敏介绍。
千柏村的爱心托管班始创于2014年。在创办之前,还是村小学老师的何天敏,就在自己家里免费辅导村里的留守儿童做作业。"看到孩子们假期在马路上跑来跑去疯打,父母在外面务工,爷爷奶奶也管不了。出于老师的职业原因,就怕他们不安全,不学好,就想着为孩子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说起创办初衷,何天敏娓娓道来。起初,到何天敏家里来辅导的孩子只有几个,后来慕名而来的越来越多,然而家里地方有限,这让她犯起了难。得知这一情况后,2014年初,村干部主动找到何天敏,商量在原千柏村小学旧教室里开办爱心托管班,这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时,虽然何天敏还未退休,但她依然主动请缨,承担起了筹划开办爱心托管班的事。她利用休息时间,忙前忙后,找人帮忙翻新旧教室、打扫卫生、布置桌椅、接上自家的电、搬来家里的饮水机……2014年暑假,在何天敏的辛苦努力下,千柏村爱心托管班正式开班,首次开办就迎来了50多个孩子。在托管班,何天敏既是负责人,也是唯一的老师。"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手不够,刚开始几十个孩子就是我一个人在辅导,工作量太大,能力有限。"何天敏说,自己只能辅导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都不擅长,所以最初只是的爱心托管班只是以辅导假期作业为主。
为了解决人手不够问题,何天敏凭借个人感情,找一些关系不错的同事来帮忙,"找人帮忙也很难,因为这个工作是义务的,还必须要有经验、有爱心!"
打这以后,每年的寒暑假,何天敏都坚守在托管班里,孩子也增加到70多个,其中有不少是邻近村的孩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天敏的"红烛精神",影响和感染了很多人,宜城市关工委、市妇联等单位送来了图书、电脑、体育用品等,还陆续有志愿者加入进来。年轻老师的加入,让课程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我们在这里学了很多课程,有体育、绘画、书法,我最喜欢的就是书法。还能和很多小伙伴一起玩,在这里特别开心!"托管学生李泽宇十分高兴。
"现在有了这些志愿者,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而且孩子们已经不限于写作业,还能学到更多课外的知识,我从心里为他们高兴!"看到孩子们开心,何天敏也打心底里高兴。
爱心托管班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还解决了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的看管难题,保证了孩子们的暑假安全,赢得村民们一致称赞。"儿子儿媳在外面打工,两个孙子放在家里我们老两口真是看管不过来,作业也教不了,把孩子交给何老师后,我们也更省事、更放心!"村民王兆秀十分感激。
“一提起何老师,周边的群众都知道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她为村里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安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村党支部书记张华梅对何天敏也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是何天敏坚守在爱心托管班的第9年,近千人次的留守儿童在这里度过了快乐、安全的假期。托管班的自愿者来了一批又一批,但何天敏始终是这里的"主心骨"。她的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获得了宜城百佳·志愿服务标兵、宜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五老"等荣誉称号。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何天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后只要身体允许,我想一直坚持下去。我希望周围的孩子们能安全快乐地度过假期,看到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何天敏不忘教师天职。
编辑:张阳
文字编辑:杜道兵 闻俊
审核:李锋 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