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探访大别山腹地:老区不老,青春正好

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家喻户晓的革命老区。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这处红色故土越来越“年轻”,正在振兴之路上焕发朝气。

  步入金寨县红军广场,拾级而上可看到高耸挺拔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燎原星火”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山脚下的革命博物馆,策划发动立夏节起义的穿石庙会议桌边,游客纷纷驻足。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展示的穿石庙会议桌。 新华社记者 白斌 摄

  1929年立夏夜,“惊雷”在大山深处炸响:当地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边区武装起义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自此金寨红旗漫卷、赤潮涌动,在历史留下光辉印记。

  金寨厚重的历史,也蕴含着新的时代使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长倪军告诉记者,依托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当地数字化采集了革命文物、文献资料、建筑物等,建立起县域红色文化大数据体系,同时开展“大别山精神红色教育课程”进校园活动,赓续红色血脉。

这是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外景。 新华社记者 曹嘉玥 摄

  红色沃土,也要是发展沃土。当地从红色历史挖掘发展动力,建立“学党史、走基层、问冷暖、办实事”长效机制,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多亏政府的悉心帮助,我们没有因疫情停工过一天。”安徽中鑫宏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会鹏说。

  红色金寨,产业气质在更新。在金寨县现代产业园区内的安徽雅迪机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上的自动化喷涂、装配生产线上,1分钟不到就有一台电动机车下线。据了解,这里是雅迪在华东地区配置的最大机车生产基地。该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林莎告诉记者,2021年超过80万辆电动机车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产值达15亿元。

安徽雅迪机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组装电动机车。詹杨 摄

  近年来,当地围绕大健康、新能源、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四大主导产业,精准开展“双招双引”,延链、补链、强链。以现代产业园为例,截至今年4月底,入园工业企业507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

  红色金寨,发展机遇在酝酿。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将特色农业作为基础、全域旅游作为长板……老区在绿野播种着新的机遇。

  不久前,金寨的香菇、板栗上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至此,包括猕猴桃、山核桃等在内的7个金寨特产榜上有名。2021年,该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9.5%。

  金寨县文旅体育局一张全域旅游地图上,一条线串起无数个点,斑竹园镇正是其中一个亮点。它是立夏节起义会师的地方,如今被打造为“红色小镇”。2021年,金寨县共接待游客32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67亿元。

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外景(无人机照片)。 詹杨 摄

  红色金寨,青春活力在凝聚。从皖南医学院毕业的“90后”夏鹏,2018年高票当选村支书。学药出身的他卷起裤脚,在田野里寻觅一方乡村振兴的“补药”。金寨200余个村中,像他一样的青年“一把手”已超过三分之一。

  位于流波䃥镇的国网新源安徽金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进入发电倒计时,作为大别山区首个抽水蓄能电站,这里一度云集了超过3000人的施工大军,项目建设方是一个年轻团队,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31岁,如今已在大山深处坚守了快10个年头。

  红色金寨,崭新面貌在呈现。30岁那年,异乡青年袁圆在金寨找到了满意的天空:他和朋友“扎根”果子园乡建起全县第一家滑翔伞飞行训练基地,带着越来越多游客换个角度纵览青山。

  位于花石乡的大湾村,平均海拔有800米以上。这个曾经封闭、落后的小山村有了游客接待中心、农耕博物馆、星空民宿、十里漂流甚至书店;2019年率先覆盖5G网络,如今又在当地电力部门的支持下建起全省首个乡村“电力驿站”,成为“零碳”的示范;村民山上种茶、家中迎客,手机直播带货、广场上跳舞……

青山绿水间的大湾村。 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记者见到村民陈泽申时,他正在自家的农产品货架旁忙碌着,这位搞过种养殖、当过炒茶师傅的大湾村老农民,如今干着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售卖农产品,还利用光伏“晒太阳”发电挣钱,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致富门路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感觉自己也像年轻了十几岁”,充满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