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敢把沙漠变绿洲

阳春时节,东风过处,百草滋荣。在内蒙古乌梁素海湖面上,水光潋滟,鸟声盈耳。疣鼻天鹅也如约飞回,它们结伴戏水,时而翩跹起舞,时而引吭高歌。乌梁素海,是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上游治沙、湖区治水、山区修复草原植被,这里成为260多种鸟类的乐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徐徐铺展。目前,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缩减,沙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底色,中国成为全球荒漠生态治理新标杆。

宁夏腾格里沙漠里扎起的草方格。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摄

 科学治理

  ——实现生态巨变

在中国古代,荒漠见证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承载了“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的离愁。

“荒漠不是病,荒漠化才是病,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得治!”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主任、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卢琦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道,荒漠化在我国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沙化,防沙治沙、国土绿化是遏制我国北方土地退化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应对荒漠化的国家行动。

卢琦自称“职业沙手”,他形象地将治沙比喻成医生看病:“要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治疗方案,治愈出院后还要有后续的康复方案。”

我国代代“治沙人”薪火相传,推陈出新,以科学治理铸就绿色屏障,实现生态巨变。

回顾新中国的科学治沙史,与共和国建设基本同步。卢琦说,7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全民动员、进军沙漠的起步阶段;国家意志、工程带动的发展阶段;科学治理、提速增效的推进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就曾开启了全国治沙的擘画与探索,防沙治沙工作稳步开展。国务院成立了治沙领导小组,在辽宁彰武县、甘肃民勤县等沙区成立固沙造林试验站,在陕西榆林成立了陕北防护林场、实现了首次飞播造林种草试验,不断累积治沙经验,提升治沙技术。

1958年,世界上首条通过高大流动沙丘的“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竣工,在宁夏中卫境内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其中,沙坡头段穿越沙漠最长,沿途沙丘裸露,植被覆盖率极低,路轨常常受到流沙侵袭。

在固沙治沙初期,尝试过卵石铺面、沥青拌沙、草席铺盖等众多固沙方式,但都被风沙掩埋殆尽。一次工作闲暇时,林场职工在沙漠中扎了“人定胜天”“中卫固沙林场”几个字,喜出望外地发现其中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埋没。

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将麦草或稻草在流动沙丘表面扎设成1米×1米方格形状,形成网状结构。它们就像沙海中的卫兵,筑起一道禁锢流沙的草墙。“麦草方格”固沙法渐渐蜚声世界,被誉为“中国魔方”。在“麦草方格”技术的基础上,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共同组成的“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正式形成。“寸草遮丈风”,自此,包兰铁路开通60余年来从未被流沙阻断,如一条蜿蜒的河,为沙漠串起生命的绿色。

1978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是我国生态建设史上的里程碑;2000年以来,先后又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开启了由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带动荒漠化治理的新阶段。

卢琦表示,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防沙治沙专门立法的国家,这在世界防沙治沙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实践。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20多年来,《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等政策文件,科学有效指导防沙治沙以及沙化地区的植被保护与修复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国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荒漠化治理成效显著,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97.8万公顷。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完成造林360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06.67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44万公顷。中国气象局发布《2021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来最好,全国草原产草量达2000年以来最高,北方荒漠化区大部地表生态持续向好。

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从1995年提交第一个国家履约行动方案到2017年成功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COP13),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成功实现了“三级跳”,由最初的跟跑、并跑到国际领先的新局面,为世界各地提供可借鉴的治沙模式,将象征着生机的绿色不断延伸。

内蒙古库布其七星湖景区。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造林增绿

  ——传承奋斗精神

在漫漫黄沙中,谋求绿色生存空间,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

扶犁开沟、躬身铺草、挥锹填沙……进入3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沿沙漠地区的武威、张掖等地,春季压沙活动陆续启动。党员干部、志愿者、林场职工纷纷参加,忙得热火朝天,大家抢着干、比着干,劳动过后,一排排整齐的草方格延伸开来,治风沙,护新绿。

2021年10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向全球推介生态与发展共赢的“中国方案”,“古浪八步沙林场荒漠化防治”作为典型案例入选。

八步沙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曾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狂沙席卷,吞噬农田和村庄。

1981年,作为“三北”防护林前沿阵地,古浪县着手治理荒漠,对八步沙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拥有”政策。

黄沙莽莽,寸草不生。治理沙漠,谈何容易!“治沙,算我一个!”漪泉大队的老支书石满第一个站了出来。紧接着,贺发林、张润元、郭朝明、罗元奎和程海也加入。他们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守护家园,誓把沙漠变绿洲!

“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老汉们不辞劳苦,种下棵棵树苗。累了,倒头便睡,任凭日晒蚊咬;饿了,就用石头支起锅,开水泡馍当饭吃。没承想,大风过后,活下来的树苗连半数都不到。六位老汉没有灰心。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开始……他们一边求教一边摸索,终于发现在树窝周边埋上麦草,能把沙子固定住,在刮风时就能保住树苗,于是转而采用“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办法,再战黄沙。

慢慢地,树苗成活率得以提高。绿点染开来,一如天上的星。

四季往复,日月升替。六位老汉的头白了,他们用汗水浇绿4.2万亩沙漠,周围土地和村镇得以保护。老汉们曾约定:“不管多苦多累,每家必须出一个人,把八步沙治下去。”

治沙步履不停。林场三代治沙人接续奋斗,一共完成治沙造林20多万亩,封育管护面积达43万亩,八步沙周边的沙漠已经基本治理完毕。

这里的绿意不断延展,八步沙也走向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花儿迎着风摇曳,土鸡四处溜达搜寻美味。如今的八步沙,嘉木苍郁,生命粲然。

在陕西省榆林市,石光银也写下了黄沙当中持之以恒增绿造林的壮丽篇章。

“我这辈子就只干一件事:治住沙子!”这是石光银从小亲历风沙危害立下的志向,也是一位老党员毕生努力向党兑现的承诺。

2021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已有48年党龄的石光银缓步走上领奖台,戴上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石光银出生在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数十年里,他带领群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治沙造林,为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

陕西省内99%的沙化土地集中在榆林市。在榆林,曾经“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1968年,当选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后,石光银带领群众三年造林1.4万亩,使海子梁有了第一片绿洲。

1984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石光银成立了一家治沙公司,承包治理3000多亩荒沙。

资金不足,怎么办?石光银卖掉家里养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同乡亲们东拼西凑攒够了树苗钱,一头扎进茫茫沙海。从1986年开始,石光银带领乡亲们三战海子梁荒沙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狼窝沙”。

治沙的困难超乎想象。大家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吃的是风干的玉米馍,甚至啃过杨树皮。出师不利,再战铩羽……1988年春,石光银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新学来的“障蔽治沙法”,走到哪就干到哪、睡在哪,终于取得胜利,九成树苗都活了下来。

数十年间,石光银和乡亲们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筑起一道“绿色长城”。如今,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创造了世界治沙奇迹。

中国治沙史上,每一抹绿色背后都有一个奋斗故事。在宁夏灵武,王有德带领职工植树造林六十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移和西扩;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浇灌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黄沙中、苍穹下,绿意在蔓延,精神在延续。

点沙成金

  ——黄沙漫漫展新颜

长空之下,光伏板整齐铺开,汇成一片壮阔的海洋。风起时,光伏板下绿意涌动,生气盎然。环顾四周,却见黄沙漠漠。这里是内蒙古库布其光伏治沙示范基地。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沙漠会变得这样美好!”2021年9月,第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参加论坛的一位外宾来到基地参观后感慨,“满眼望过去都是光伏板,下面还会种植土豆、蔬菜等作物,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

利用丰富的光照资源,库布其开创光伏治沙新模式,不但实现了沙漠土地治理,更输送着清洁能源,成为京津冀的绿电基地、“菜篮子”。

库布其,蒙古语意为“弓上之弦”。库布其沙漠犹如一根弓弦,横亘在黄河南岸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北部,这里曾经植被稀少、沙尘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经过多年治理,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度达53%,降水量明显增加,沙尘天气明显减少,总体趋势向好。

2014年,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沙漠治理成为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生态环境日趋友好也推动了当地沙漠旅游业发展。当地百姓搭建蒙古包、烧烤棚,经营着牧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库布其人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书写着一个个“点沙成金”的传奇。

中国大地上,绿色果实处处喜人,昔日黄沙换上新颜。在甘肃张掖,以沙区生态建设为基础,以节水灌溉为前提,发展沙区林果产业;在西藏山南,近年来引进企业,采取“生态治沙+产业发展+带动增收”模式,在雅鲁藏布江北岸实施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

防沙治沙,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卢琦表示,新时代治沙方略,要面向2035年、对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服务国家需求,总体可概括为“24字方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系统治理、整体增强。(严 冰 张馨月 任彤彤)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