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部分消费者频繁、叠加使用消费信贷,易引发过度负债、征信受损等风险,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14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信贷风险。
当前,信用卡、小额信贷等个人消费信贷服务与各种消费场景深度绑定,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生活、减轻了即时的支付压力,但消费者若频繁、叠加使用消费信贷,易引发过度负债、征信受损等风险。据悉,近年来,时有消费者投诉反映过度授信、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或违约金高、暴力催收等。此外,一些商家诱导消费者以贷款或透支方式预付费用,后因各种原因不能持续经营,导致消费者不仅无法享受本已购买的服务,还要面临还款压力和维权困难。
据了解,这些诱导行为包括,一是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如以“优惠”等说辞包装小额信贷、信用卡分期服务;或是价格公示不透明,不明示贷款或分期服务年化利率等。二是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致使消费者出现过度信贷、负债超出个人负担能力等风险。三是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比如买房、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四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
针对上述问题,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要坚持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合理使用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服务,在不超出个人和家庭负担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消费信贷产品的消费支持作用,养成良好的消费还款习惯;要从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信贷服务,不把消费信贷用于非消费领域,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手段,不要轻信非法网络借贷虚假宣传,远离不良校园贷、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同时,要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信息,一旦发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选择合法途径维权。(记者温源)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