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废地膜,为啥这么难
半月谈记者 马希平
以农用塑料地膜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技术,掀起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增产的“白色革命”,同时带来了副产品白色污染。地膜降解周期一般为200年至300年,残留土壤中会影响水、气、肥流动,阻碍作物生长;随意露天焚烧会产生烟尘和二噁英等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当前,各地大力治理白色污染,但仍面临废旧地膜回收难的问题。
废旧地膜遭露天焚烧
治理难:多重因素制约回收效果
从20世纪末开始,农地覆膜技术逐渐推广,已成为我国西北粮食安全的稳压器。但薄如蝉翼的地膜带来回收难题,逐渐成为农村一大环保痛点。
在西部一些村庄,村民干完活把废旧地膜埋在地里,或者把不能用的地膜带回家烧炕。当半月谈记者问到“是否有人来回收”时,村民称“不知道”。
《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农用薄膜使用者应当在使用期限到期前捡拾田间的非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废弃物,交至回收网点或回收工作者,不得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对未按规定使用、回收农用薄膜的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明确了罚款规定。
西部多个省份也出台地膜“以旧换新”政策,完善激励机制,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废旧地膜回收处理仍难破题。
某县农业农村局能源中心主任表示,该县2020年废旧地膜回收已达80%,但边远山区或周围没有回收网点的,农民只能就地掩埋或焚烧。一些村干部反映,村里安排一部分公益性岗位,专门负责捡拾地膜,但要靠专职回收全部所用地膜,还是跑不过来。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蔡立群认为,一方面,地膜回收增加劳动力成本,农民觉得划不来,在上交的废旧地膜中掺杂质来完成下达的重量任务,将其余部分未及时回收的废旧地膜就地掩埋或焚烧;另一方面,地膜回收激励机制仍不健全,一些地方简单按照“5∶1交旧领新”的比例来兑换,不同地区农民回收地膜的劳动付出不一样,导致偏远山区农村地膜回收难。
半月谈记者在某镇废旧农膜回收网点的台账上发现存在“地膜欠账”的情况。该回收网点站长说,农民捡来的旧地膜多,能兑换的新地膜少,兑换机制下的地膜供不应求,不得不先欠着,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回收地膜的积极性。
此外,环保地膜技术研发仍须发力。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邱黛玉认为,虽然市场上已出现可降解地膜,但降解能力有限,其降解碎片对土壤环境仍会造成污染。
再发力:以组合拳根治“老大难”
“农村白色污染考验着基层治理水平。”蔡立群认为,加强农村废旧地膜回收,必须坚持专群结合的办法,完善回收处理机制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
蔡立群表示,可增加村一级公益性岗位捡拾地膜频次,持续强化农民回收意识,采取灵活兑换机制如积分超市等,提高回收价格或补贴,增强农民积极性。同时,从督促、惩罚、专人专岗等角度,强化农民对个人耕地区域的责任。邱黛玉认为,留茬技术能延长地膜使用期,可根据耕地条件采用相宜作物留茬,以保护耕地,减少污染。
兰州鑫银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企管部主任尹长宏说,相关部门须规范地膜回收再利用程序,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耕地为源头,严查不合格地膜,防止其流到市场上。
针对全生物降解地膜污染虽小但售价高、推广难的问题,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秦文生建议,综合运用加大补贴力度、提高行业环保标准等办法,大力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
(刊于《半月谈》2021年第19期)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