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患者家属在沈姐爱心共享厨房里互相帮助。记者林光耀摄
离正午尚早,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的括苍小区里却早已能听见锅铲敲击、闻到阵阵菜香。
居民楼与小区围墙间的过道用彩钢瓦遮出一片天地,靠墙放置的四个灶台一字排开,男女老少正火力全开地烹煮着各家美味。陆陆续续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菜肉赶来,在一旁的长椅上排队等候“开伙”。
小小的共享厨房里,同样的锅铲调料烹煮出百家味道,炊烟飘散间,尽是人间苦辣酸甜。
人来人往,成百上千名求医的病患和他们的家属在异乡又尝到了“家”的味道。
从一瓶牛奶到一间厨房
傍晚时,共享厨房已经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整齐归位的锅铲调料,清倒整理好的垃圾桶和台面,仿佛不曾用过。
“他们一般上午来烧菜,一次烧出两顿饭的量,晚饭在医院热一下就可以了。”沈姐解释道,厨房不用盯着,使用者大多自觉整理。
个头不高,声音洪亮,今年53岁的丽水人沈香㜭,是这处爱心共享厨房的发起人,也是一名常年无偿献血的志愿者。来这里做饭的病友和家属们不论男女老少,都喊她一声“沈姐”。
共享厨房旁的居民楼二层,就是沈姐和献血志愿团队的活动室,推门而入,大大小小的锦旗挂满墙面。近百面暗红色的锦旗样式看似相同,背后的故事却悲喜各异。
沈姐的故事,要从一瓶牛奶说起。
1996年,沈姐第一次献血,只为拿一瓶作为纪念品的牛奶给女儿尝鲜,“当时我都不懂献血的用处,对方说,你的血能救别人的命,我就记住了”。这一献,就没停过。25年来,沈姐已经捐献全血和血小板近百次,累计超过4万毫升。
“1个人献100次很难,但是100个人献1次就容易多了。”献血多了,沈姐深感个人力量的微薄。抱着这样的想法,2016年她成立了“沈姐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协会”,医院急缺血液时,沈姐就近联系血型相符的志愿者赶去献血。经年累月,这个如今已有300多位志愿者的团队累计捐献全血和血小板已超过300万毫升。
时间久了,沈姐和不少医患建立了联系,也经常自己料理一些营养食品送给患者滋补气血。
“有些白血病人需要定期来化疗,每次见到时整个人都要瘦一圈。家里有条件的人去大城市治疗了,来这里的都是周边县城的人,大家各有各的苦。”沈姐说,有一些病人和家属,来着来着就再也见不到了。
她深知,这些疾病的治疗过程漫长而煎熬,耗掉了积蓄,带走了精气神。许多异乡求医的病人需要营养,更需要的是家里的味道。
2021年2月,在向当地消防、安监等部门报备过后,这个共享厨房搭了起来。沈姐把手绘的地图给了护士长,让她转告有需要的病人和家属,“我这里可以给你们烧菜,食材自带,其余用品一律免费”。
从最初的将信将疑到现在的轻车熟路,半年时间里4000余次人来人往,小小的共享厨房烹煮出各家生活的苦辣咸甜。
爱心共享厨房见证百家悲欢
共享厨房的热闹从每日清晨开启,在上午九十点钟达到高潮。
9点出头,蔡萍就带着大包小包赶了过来。同行的梅世强和王丽熟练地给垃圾桶套上塑料袋,拿出炊具准备烧菜。
“一大早我们就去买菜,离开医院有时间限制,烧好了就要赶回去。”蔡萍的老伴今早念叨着想吃红烧肉,说话间,一旁的高压锅发出“吱吱”的声响。
三个人的手腕上都系着相似的手环。“我们都是血液科过来的,陆陆续续在这烧了六七个月菜了。”梅世强展示着手环,这是他们进出医院的“凭证”。
“我们外县来的,跟病人吃住都在一起,每天来这里烧烧菜还可以和大家聊聊天。”梅世强的妻子治疗白血病已有两年时间,夫妻俩依靠以前打工攒下的积蓄维持开支。从笨拙到熟练,这个以前从不下厨的男人在爱心共享厨房里学会了烧菜。
“以前买快餐、盒饭对付吃,营养和口感都差些,现在自己做饭,味道好又省钱。”王丽说,同一病房的患者家属会结伴买菜、烧菜,经常还会“搭伙”。
“我没什么文化,说不好也写不多,就只会写谢谢沈姐。”蔡萍捏着灶台旁储藏室里的一本意见簿,每次来做饭,她都会顺手写下几笔。
这个意见簿,本意是让大家给厨房写些建议,翻来看去,留言的笔迹大大小小,潦草甚至有些幼稚,不同的书写者留下相同的话语——好人、感谢。
“我们不会说,不会表达。”择着香蒿叶,梅世强反反复复念叨着。“你看这儿,我们这么多人都只会说感谢。”他放下手里的活走到照片墙旁,墙上贴着的是一些家属和这个厨房的共同回忆。“这家那位不治了回家了,这个人不久前去世了,这个我记得他是转院了,后面也没了联系……不管现在身在何处,我们都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回忆。”
“沈姐就是亲人,比自己的亲人还亲。”梅世强突然感叹,家人患病让他一时间看尽人间冷暖,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显得尤为珍贵。
厨房虽小,故事不少。这边,得了胃癌瘦脱相的老伴最近吃胖了好几斤;那边,久病住院的老娘吃上了女儿烧的菜,她逢人就说这里有个共享厨房,好人一生平安;有人买了菜和肉,还有道豆腐是好心人托沈姐买来的“加菜”……
厨房里,做饭声和人声逐渐嘈杂在一起。离开弥漫着消毒水味道的医院病房,来到炊烟弥漫的过道厨房,不少病患家属在烹煮之间,再次回到了“家”,重拾生活中柴米油盐的鲜活感。
在活动室里,沈姐讲述了更多故事……
有个阿婆为了住院陪床时省点钱,以前把干挂面泡好几次开水,拌点酱油就是一餐,来共享厨房以后煮面时却“贪小便宜”放很多油,她说这样吃起来香;有个头发花白坐着轮椅过来的母亲,一遍遍地教年轻的儿子怎么切菜、炒菜;有的人从来不会做饭,第一次来就把锅弄糊了;有的人急着占住灶台,却和别人闹起了矛盾……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有互相温暖,也有鸡毛蒜皮,沈姐都看在眼里。“来这里烧饭的每个人,背后都有病人,都值得理解。”遇到矛盾沈姐出面调解,不会烧菜就帮忙烧,需要帮忙采买,发个微信就可以。
“你想,来这里烧菜的人可能是刚走出村子就来到医院,什么都不懂就要和疾病斗,他们是真正苦的人。”沈姐希望能多帮一点是一点。
帮了忙是会记一辈子的
人的一辈子不外乎两件事——做人、做事。
“小时候我不顾父亲反对,偷偷跑出来学裁缝,挨了顿打却学会了本事。工作以后有点积蓄了我又想读书,40来岁去读了广播电视大学,就为学点东西。”沈姐说,自己有点“拧”,“厨房刚搞起来的时候,没人看好,怕我坚持不下去,反而丢人,但是我想做就去做了。”
如今共享厨房的水、电、煤气、食用油、调料都是免费提供,一个月3500元起步的开销几乎全靠沈姐做来料加工赚的钱来贴补。
半年多时间,大家口口相传之下,厨房的“客人”已经翻了几番。
“现在要用微信提前预约,优先保证肿瘤、血液病患者家属使用。没有预约上的只能错峰使用。”沈姐说,有的时候早上6点多就有人来做饭了。
来做饭的人也都很自觉,每次都会收拾干净,尽量不打扰到邻里的生活。“大家都理解和支持,几十年的邻里街坊,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沈姐说。
不少爱心人士知道了这件事情,纷纷捐款捐物。转账的被沈姐退了回去,寄物资的退不回去,就把包装盒上的快递单剪下来留着,并登记入册。
“每一笔爱心我都记着、留着,做公益这么多年,这是养成的习惯。”沈姐说,现在自己还负担得起,在能力范围内做事,不会累。
不久前,有爱心企业捐赠了大米、面粉和食用油。感激之余,沈姐“抓了”丈夫麻文君帮忙装车,来回开车两小时将50斤的大米和面粉送去研磨加工成更易保存和烹饪的米粉、面条。
好事做得久了,知道的人多了,毁誉参半的情况也有了。有人质疑沈姐“收了钱”,有人说她“模仿”“作秀”“想出名”。
“说不难过是假的,只能别往心里去。”沈姐说,“我希望他们来这个共享厨房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这些烧饭人的故事。”
“有些病人和家属,拥抱时我能感受到那种颤抖和痛苦。苦的人那么多,这个厨房能帮到的毕竟有限,能帮一点是一点。”
“有一个人要请你吃饭,有一个人喊你去帮忙,你选哪个?”交谈间,沈姐突然提到一个父亲曾问过她的问题。“我爸爸讲,你要选去帮别人的忙。为什么呢?因为饭吃完了就忘了,但是帮了人,你和对方都是要记一辈子的。”
“这个道理,我受用终身。”(记者林光耀、齐琪)
(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