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襄阳又上央视了!《朝闻天下》用时1分45秒,报道了襄阳1400多名退捕渔民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再就业。
在襄城周家冲社区,上个月刚上岗的李青华正忙着为一栋老居民楼更换老化了的电缆线。他对自己的新岗位很满意,干起活来也特别起劲。
今年50岁的李青华,十几岁就上了船,以打鱼为生。汉江襄阳段全面禁渔后,他响应政府号召放弃了三十多年的“水上漂”生活,上岸了。打鱼时,经常要对船只修修补补,李青华对管道维修、电焊和船上的电缆线、电器维修也都有“两下子”。上岸后,社区根据他个人在维修上“多面手”的特长,聘请他来到社区。
而李青华妻子选择自主创业在社区开了家文具店。30年来,夫妻俩第一次过起了“宅男宅女”的生活。有空的时候,李青华还能够帮妻子打打下手,妻子也很满意。
48岁的项有富,原来在襄城桃花岛附近打渔,是在册在编的老渔民。禁渔后,襄城就业部门为他讲解禁捕退捕政策和渔船回收协议细节,动员他转岗上岸。就业部门多次推荐他到企业就业,但老项没有别的技术、文化程度低,没能如愿以偿。他所在的檀溪湖社区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他有了新的身份,从事岛上巡查工作,负责制止非法捕鱼的人。
老项说自己在岛上住了几十年,对岛上一草一木都特别熟悉,也有感情。自己由过去的捕鱼者变成了鱼的守护者,对这份新工作他特别开心。
襄阳市对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除了补偿外,还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也给予政策倾斜。对有意愿重新就业的渔民进行转岗培训。
襄城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副局长张忠介绍,根据他们年龄段、性别等,因人而异开设了一些特色培训项目,如家政、育婴员、电商等。
据了解,襄阳市有退捕渔民2223人,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培训转岗、推荐就业及安排公益岗位等多种形式,目前已有1400多人实现了重新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