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科技撑不住?谨防科研成果与治江需求脱节错位
半月谈记者 王贤
科技力量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支撑。当前,沿江地区都在加大投入,积极实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基层对相关科学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由于攻关不足、供需错位、各自为战等原因,相关技术还存在“干不了、用不起、打不通、推广难”等问题。
长江江豚在水中嬉戏
科技支撑面临四大短板
随着长江大保护深入推进,基层对科技支撑的短板感受愈加深刻。
一是技术不过关。“治理黑臭水体,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工程措施,从外面引水来冲;同时截污控增量,埋设水管将污水引入市政管网。”湖北省黄梅县委一位负责人说,“听专家说黑臭水体的污染75%以上是底泥造成的,不把底泥挖走,水体污染就没法根治,但底泥的处理是一个大难题。”
据了解,黑臭水体中的底泥往往含有重金属,当前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根治。来自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多位专家粗略梳理发现,除底泥处理之外,当前与长江大保护相关的技术难题还有不少,如长江江豚的全人工繁育、长江崩岸的规律、氢能等清洁船舶技术等。
二是供需错位大。科研单位和上级部门有时对基层的需求不了解,技术供给的方向和能力与需求存在落差。“如固体废弃物整治,我们排查了78个单位,查出40多个点位可能有问题,需要进一步鉴定,但全省只有省环科院一家鉴定机构,还是个公益机构,找他们鉴定要排很久的队。”长江下游一个地级市的环保干部说。
“危险废弃物循环利用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全国几乎没有一家综合性的鉴定机构能够鉴定,且相关的标准很不完善。”中节能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夫说。
三是推广应用难。有的虽然技术上可实现,但成本太高。武汉理航智能船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彭忠洲说,武汉打造了国内首艘大型全电动游船“君旅号”,环保、安静,相比同尺度燃油动力船舶,全年可以节省燃油近百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但这艘船的成本高达3000万元,大大高于燃油动力船舶,难以大规模推广。”
四是数据碎片化。“数据共享对共抓大保护意义重大,如水电气的数据可看出高污染企业运行情况,港口、航运企业间的数据可看出船舶运货的来源、品种、流向等,监管就能事半功倍。”湖北省发改委长江经济带处处长常贤波说,但现在大家都守着自己的数据,想着“共享”别人的数据,长江就很难真正“智慧”起来。
越来越受重视,成果却不理想
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推进,与之相关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去年12月15日,湖北省科技厅印发《科技支撑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围绕长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制定“5个一批”目标。
但总的来说,当前长江大保护相关科研工作还存在问题意识不强、协同创新不够、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长江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的不少研究项目,成果主要体现在发表论文、写总结材料上,并没有突出围绕治江重大问题搞科研,效果可想而知。”长江委副总工程师陈桂亚说,长江大保护相关科研经费来源比较单一,面向业务工作和生产实际的项目申请,往往得不到重视。
与此同时,协同创新不足,各自为战,未形成技术攻关合力。长江委国际合作与科技局副局长涂敏说,2019年长江委牵头成立了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三峡集团、中节能环保集团、南京市也成立了类似联盟。“但联盟比较松散,缺乏有效抓手,虽然联合申请了一些项目,但有价值的实际成果不多。”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生态研究所所长常剑波等人表示,在搞科研的过程中,同行间深入探讨学术问题的机会较少,不同学科间的交流更少,学科交叉研究、重大问题协同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一些涉水、涉渔的保护项目影响因素繁多,考核评价难量化,科研成果缺乏社会感知,干好干坏一个样,滋长了学术界浮躁气氛。受访专家和干部表示,一些示范科研项目往往就是找一些圈内专家开个会、评审一下,厚厚的项目资料评审专家可能看都没看。相关单位每年都要花不少钱到长江增殖放流,但效果到底怎么样,缺乏权威的第三方评估。
以大科创大数据助力大保护
受访人士认为,科技助力长江大保护大有可为,应综合施策激活各方科创资源,以大科创、大数据助推长江大保护。
——加强长江大保护科研平台和科创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长江委总工程师仲志余建议,在“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设立与长江大保护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长江大保护与水安全瓶颈问题为导向,围绕提升流域水灾害防治能力、水资源保障水平、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水治理现代化程度,构建“四位一体”的长江大保护与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长江治理与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系统布局生态环境敏感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体系,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科技创新。
——加强协同创新,合力攻关重大技术难题;打通使用各方面数据,建立统一的长江大保护数据共享平台。专家建议,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为基础,梳理出亟待破解的长江大保护重大技术难题库,组织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专家合力攻关;衔接好环境治理需求和能力供给,提供更多供需对路的科技服务和产品;进一步整合数字长江概念,下大气力打通各相关部门、各省市有关长江大保护的数据平台,以大数据、大合作为大保护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各地大胆运用先进技术和最新成果。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任宪友认为,做好长江大保护科研项目的效果评价,对开展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要着力培育一批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把好的创新成果筛选出来,及时示范、推广应用,通过大规模应用降本增效,形成良性循环。
(刊于《半月谈》2021年第21期)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