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步入新学期的中小学生注入“心”动力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小学的学生在主题为“学会观察”的心理课上,观察同学在开学后的变化。(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5日电(记者于嘉、魏婧宇、哈丽娜)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们,在游戏中开启了自己的小学生活。

开学第一天,这个小学为一年级新生准备了心理绘画课“我们上一年级啦”,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飞在天上的教室、花朵中长出铅笔、踩着彩虹路上学……刚入学的“小豆包”们在游戏中挥动画笔,描绘着想象中的小学生活。

对刚入学的新生,因环境的变化难免出现不适,而其他年级的学生从放松的假期生活“转频”进入紧张的学习,也需要进行心理上的调试。在中国“双减”政策出台后的首个学年,许多中小学都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内容,为学生的新学期注入“心”动力。

“六七岁的孩子喜欢画画,他们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出心里想什么,但通过他们的画可以看出来。绘画是孩子心理的投射。”十三敖包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孙宏贤从这些新生的画发现,大部分新生是阳光向上的,也有几个孩子透露出内向、紧张的情绪,这为她的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了方向。

“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如鼓励学生观察、讲述同桌、老师和学校在开学后的变化,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新节奏。”孙宏贤说。

在同一天,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启秀中学东校区各班级纷纷组织开学主题班会。在初二年级一间教室内,不少学生在班会上兴奋地分享着暑假见闻,也有些学生诉苦说开学第一天有些焦虑。

在内蒙古赤峰市,中小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受访者供图)

这个班班主任李华说:“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学习和生活。对学生‘开学综合征’等不适进行疏导,是这个主题班会的重要内容。”

不仅对学生,中国的这个学年里,心理健康教育还延伸到家长,帮助家长更好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开学前夕,1500组家庭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内蒙古科技馆的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内蒙古心理学会副秘书长、积极心理学专委会秘书长郭敏围绕家长关心的“如何与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等话题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家长在“双减”背景下学会转换角色、适度放权,鼓励孩子探索自己的特长与兴趣。

在中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止体现在开学第一课中。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念,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目前,中国各地都在努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而心理健康教育也被许多学校纳入课后服务体系中。

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师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全区15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对口支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对口支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玉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慧超说,中小学课后服务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个中心将与各个中小学密切合作,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学生“解锁”更多崭新体验。

信息来源:新华社